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http://wmf.fjsen.com 2008-07-24 11:08   来源:半月谈    我来说两句

   

    “扶危济困、拯弱解难,志愿者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天使的名字!”一名大学生这样说道。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但这次灾害,也让人们集中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见证了志愿者的爱心和力量。从这些志愿者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民族精神的新进步,它们凝聚成闪光的志愿者精神,让世人为之震撼。

    ———这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弘扬。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害,如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涝灾害……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中华民族孕育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在灾难面前从不低头、勇于抗争,同时又互相帮助、乐善好施。

    ———这是现代公民意识的一次集中展示。30年改革开放,为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志愿者的义举,不仅仅是出于爱心,更代表着一种对国家、社会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现代公民意识的日益成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许多人不远千里,自费赶到灾区加入救援队伍;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许多企业积极捐款,并组织救援队伍突入灾区,成为重要的救援力量。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生动诠释。面对地震的严峻考验,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力量,深切体会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凝聚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我要为抗震救灾做点什么”,成了无数人的心愿、行动和荣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这次灾难,让人们意识到,原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正在悄然提升。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有众多志愿者奔赴灾区。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而志愿者的战场又何止于灾区,在各地机场、车站、港口,在募捐点、献血点、医院病房、灾民安置点,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志愿者的表现令世界为之惊诧。志愿服务,这一起源于西方、个人表达其对社会之爱心与责任感的事物,何以在短短时间内就在中国获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发展?追根溯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相得益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志愿服务开拓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动员能力不仅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动员,也来自于自下而上社会自发的动员。在这次赈灾过程中,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所表现出的巨大的、自觉的动员能力,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凝聚力,看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展现。

    这次灾难,也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看到,随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以人为本”的重大战略思想被清晰确立并贯彻执行,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渐成社会风尚。由此,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13亿中国人民迸发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热忱和信念,志愿者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举,不计报酬,不怕困难,不顾危险,积极参与。

    历史将见证,无论是在抗震救灾中,还是在重建家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持续发挥其自身的优越性。(记者 刘大江)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