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http://wmf.fjsen.com 2008-07-24 11:08   来源:半月谈    我来说两句

闪光的志愿者精神——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回顾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历程,“志愿者”成为曝光率最高的词汇。据统计,为地震灾区服务的志愿者人数接近500万。这些被外媒称为“中国温柔的心”的志愿者,不仅以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感染了无数人,而且还以他们的行动,在世人面前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月22日,两位绵阳的志愿者在悉心照顾来自北川灾区的蒋桂芳老人。志愿者们为老人洗脸、擦手、掏耳朵、剪指甲,无微不至,亲同祖孙。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设立的受灾群众接待安置中心,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并以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抚慰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和灾区人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他们在医院里照顾伤员,在帐篷里看护孩子;他们到废墟中抢救幸存者,在公路上运送物资。他们不求回报,冲锋在前。

    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普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在西方记者的笔下,他们又被感性地称为“中国温柔的心”。

    人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千余名成都出租车司机在第一时间自发前往都江堰抢运伤员。一路上,所有出租车都打开了应急灯疾速行驶,在茫茫夜色里汇成一条灯的长河,传递着爱的温暖。

    人们不会忘记,一个以退伍兵为主体的志愿搜救队,先后从深山中救出28名被困群众;一支高山搜救队伍,运送受灾群众急需的物资抵达广元市每个受灾乡镇;抢收时节,每天有500余名志愿者在什邡市帮助受灾群众收黑木耳;共青团四川省委组织的上千名护理志愿者,在各大医院轮流陪护伤员……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一个个志愿者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曾亲历唐山大地震的宋志永,从北京辗转郑州、西安,一路雇车赶到重灾区北川县,短短一天,他就在北川中学废墟中救出了十几个孩子;地震发生仅仅两个多小时后,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的60台吊车、推土车、挖掘机等就从苏、皖两省向四川灾区进发;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洛河镇东皂湖村的10位农民,驾驶一辆农用三轮车,四天三夜行程3000公里,赶到灾区参与抗震救灾……

    学生、教师、农民、企业家、退伍军人、退休职工……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身份,但他们同样在用一腔热血共赴国难,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有的志愿者,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把“崇高”二字书写在灾区的大地上。

    5月14日晚9点多,绵阳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门口,忙碌了8个多小时的胡开华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6月25日凌晨,山西忻州市援川建房突击队队员、志愿者戎金亮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四川都江堰市崇义镇桂桥村的岗位上……

    一位志愿者这样写道:一个看似巨大的灾难,除以十三亿就变得很小;十三亿人民每人献出一点爱心,就会汇成一片爱的海洋……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