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陈三五娘”传说 洛江文化周展示国家级非遗活态传承
http://wmf.fjsen.com 2014-08-25 15:50:56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陈三五娘南音专场会唱 (张九强 黄秋芳摄)

【核心提示】

昨晚8时,市区西街旧面粉厂钢结构大厅内,“陈三五娘梨园折子戏”演出在老戏迷的喝彩声中落下帷幕,为“文化之都·仙山洛水”洛江文化周的动态文体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包括这出折子戏在内,本次洛江文化周上,有关“陈三五娘”传说的不同形式演出达到三场次。密集呈现的背后,“陈三五娘”与洛江究竟有怎样的深厚渊源?记者为此进行了寻根溯源。

泉州晚报讯(记者 殷斯麒 孙灿芬)

家喻户晓的闽南爱情传奇

男主角原来就是洛江人

讲古专场,五位身着中式服装、手持折扇的老先生先后登场,或讲述“陈三五娘”的动人爱情故事,或分享多年来关于“陈三五娘传说”的研究成果,从多种角度诠释“陈三五娘”故事的丰富内涵;

南音专场,“活化石”的古音声腔,演绎流传千百年的历史传说,古韵浓厚;

梨园折子戏专场,起承转合,扣人心弦,服饰和装扮的还原呈现,更让人身临其境;

……

除了“陈三五娘梨园折子戏”之外,本次洛江文化周上还上演了其他两场次有关“陈三五娘”的文化演出:23日下午的“闽南讲古——陈三五娘传说”,23日晚的“闽南民俗音乐会——陈三五娘南音专场会唱”。

为什么洛江对“陈三五娘”传说的题材格外青睐?洛江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新国揭开了谜底——原来,这一在闽南地区家喻户晓的爱情传奇,不但历史上确有其人,男主角陈三还是地地道道的洛江人。根据考证,生活在南宋末年的陈三,大名陈麟,字伯卿,因排行第三,所以叫陈三,其老家在洛江区河市梧宅村。

历史久流传广影响深远

“陈三五娘”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

在文化周现场派发的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单上,“陈三五娘”传说的介绍部分中,一幅名为“陈三坝”的照片十分醒目。

记者了解到,这一大坝,是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之一。相传当年陈三和五娘从潮州回到梧宅村后,热衷于善事,看到村中农田灌溉需要,就出资在附近修建了这座水坝(位于现台商区陈坝村),故当地的百姓称其为“陈三坝”。

“陈三坝”之外,梧宅村至今仍有陈氏族裔居住;当年陈三读书温习的“青阳室”仍有迹可寻;20世纪中叶,朋山岭上还发现了刻有陈三墓志铭的碑石……传说与多处实景交相辉映,让人进一步确信“陈三五娘”美好爱情故事的存在。

因悠久的历史、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今年7月下旬,“陈三五娘”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在不久前文化部批准实施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洛江也被定为以“陈三五娘传说”为核心保护项目的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整合保护宝贵资源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尽管拥有众多“陈三五娘”相关史迹,也是以该传说为核心保护项目的重点区域,但截至目前,这些宝贵的资源还尚未在洛江形成有效的整合,更谈不上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领域有长足发展。

“无论是传说入围国家级非遗,还是全区成为传说的核心保护区域,都为洛江做好做足‘陈三五娘’这一文化篇章带来了新机遇。”彭新国说,洛江不仅将以此次县域文化活动周为平台,充分展示“陈三五娘”的活态传承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还将注重整合保护相关旅游资源,深入挖掘陈三五娘传说的旅游价值,争取让其重新鲜活起来。

事实上,让“陈三五娘”重新活起来,洛江有深厚的民间传承基础。河市南音分会会长陈成芬介绍说,在当地的南音乐谱中,至少有40%与“陈三五娘”的传说有关。

相关链接

古稀老人 免费教南音

今年74岁的陈成芬老人家住洛江区河市镇,是“陈三五娘”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河市镇南音分会会长。

舞台上的老人家精神矍铄,讲古时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走到舞台下,周围一大群的南音演员,都是他的徒弟。他们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也不过17岁。“南音是国宝,陈三五娘的故事是闽南的经典,我希望年轻人能把这个故事、这种表演形式传承下去。”陈成芬说,自己从55岁就开始收弟子传习南音,如今已经教了30多个学生。更让人钦佩的是,老人不仅不收学费、免费教授,而且从学习场地到平时的道具花费,还都是老人自掏腰包的。“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一定坚持教下去。”他这样告诉记者。(殷斯麒 孙灿芬)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8-25福州上演婚礼创意文化周 举办各类婚礼分享沙龙
  • 2014-08-18古早礼娶亲 石狮文化周闽南婚俗文化展引人入胜
  • 2014-08-05“文化之都•山海泉港”文化周彰显三大亮点
  • 2014-07-28“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泉港文化周正式启动
  • 2013-03-29贵阳孔学堂“清明文化周”活动公告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