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人三次大规模入闽 融合闽族形成福建人
http://wmf.fjsen.com 2011-11-11 10:41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本报讯(记者 刘晓霞 陈恭璋)千年来福建地区的人口是怎么形成的?昨日,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给出了答案:土著+融合。
卢美松说,福建地区的“原始人”被称为闽族。在闽侯昙石山、平潭及三明等地都已发现这些土著人种的生活遗迹。闽族人一直在福建地区生活着。
而外来人口与闽族的融合大的一共发生过三次。
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发生在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所灭后,越国后裔无疆带着越人来到闽地,逐渐与闽族人融合,形成闽越族。这一时期,福建人口由于融合,大幅增长。传至第七代无诸的时候,他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居功至伟,被封为闽越王,也就成了福州城的第一代开拓者。
随后闽越王的实力不断壮大。后来朝廷推行郡县制,要终结牵制中央久矣的分封制。这一历史任务,在汉武帝手上得以完成,他出兵平了闽越国,还把这里的闽越人都迁到江淮一带。一时之间,福建又成荒凉之地,人口甚少。
直到晋朝,才出现第二次人口入闽。当时,因为中原地区战乱,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对福建地区而言,从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入闽的主要八姓:林、陈、黄、郑、詹、邱、何、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
而到五代王审知时期,则是第三次融合。当时王审知一家三兄弟卷入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大潮流之中,投身行伍,随军入闽。一系列斗争后,王审知成为闽王。他们起义的部队从河南固始一路南下,最后定居福建省。
卢美松说,此后历朝,福建地区人口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迁徙。
![]() |
![]() |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