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武平县:
让农村彩礼“降温” 为群众幸福“升温”

一、背景介绍

“天价彩礼”是当前社会热点,不仅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影响新人婚后生活质量,也引发了相互攀比以及婚后矛盾等种种社会问题。中央连续五年将高额彩礼治理写入一号文件,治理高额彩礼已成为建设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武平县作为福建省“婚俗改革试验区”,聚焦农村部分地区婚嫁行为中仍然存在高额彩礼、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多措并举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抵制高额彩礼,弘扬婚恋新风。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舆论造势,让文明风尚成为全民共识

“两会代表”传声,政策新风至万家。借助武平县“两会”召开的有利契机,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开展抵制“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专题讨论,充分吸纳各方意见,释放政策信号,强化社会各界对“高额彩礼”治理工作的认同。

创新线下宣传,文明植根在乡野。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乡村文化会客厅融合建设,注入“小蜜蜂”理论宣讲、音乐党课、交响乐、村“BA”等特色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受众达10余万人次。编创非遗情景剧《五大嫂唱新风》,各村巡回演出小品《彩礼也疯狂》,全县74场2025年“乡村村晚”均融入移风易俗节目。

2025年1月24日,武平县桃溪镇2025年“农家欢·村村乐”村晚用“三句半”演绎移风易俗新风尚

全民线上互动,文明新风成共识。策划“一十百千万”宣传活动,即1部短剧触动人心,主播讲解“十条激励措施”宣传政策红利,百人街采表达对彩礼的看法,千人接力表明抵制高额彩礼的态度,小蜜蜂线上线下齐宣讲走进万家。积极宣传“零彩礼”“低彩礼”的典型事例19例,在省市县新媒体进行相关宣传报道近100条,让文明新风成为城乡居民的思想自觉。

(二)制度保障,让抵制高额彩礼蔚然成风

十条正向引导措施来激励。对“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给予送学位、送就业保障、送生活福利等大礼包,如赠送县委书记、县长亲笔签名贺卡,赠送县域旅游景区免费住宿及门票,赠送婚育体检大礼包,满足新生子女城区就读、同等条件优先聘任公益性岗位等,让积极践行文明风尚的新人家庭既有“面子”又得实惠。

2025年3月6日,武平县为践行“零彩礼”家庭发放十条激励措施“大礼包”

八条反向约束规定来限制。对党员干部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对一般群众违反规定的,通过村规民约的约束,给予批评教育、反面典型曝光,同步限制“高额彩礼”本人及直系亲属参与各类评先评优等,用刚性手段坚决遏制“高额彩礼”。

(三)综合治理,让文明新风惠及千家万户

推进村居自治。全县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将抵制“高额彩礼”、设置红黑榜、反面典型曝光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强化监督和指导,让整治“高额彩礼”工作有章可依、共同参与。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本辖区适龄未婚青年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定期了解婚嫁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开展宣传引导,目前共摸排适婚青年34621人。

引导多方参与。搭建联动平台,鼓励商家积极参与,为“零彩礼”新人提供更多实惠和便利,辖区内6家大型餐饮单位为“零彩礼”“低彩礼”新人婚宴提供菜金打折、赠送酒水等活动,20余家婚庆、家纺、家电等商家为新人推出购物优惠活动。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对“高额彩礼”进行举报,形成全民抵制“高额彩礼”的强大合力。

三、经验与启示

启示一:高位推动促落实,综合施策确保成效

武平县整治“高额彩礼”见实效,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一把手”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落实机制。县委书记亲自主抓,多次主持专题会议定方向、目标和路径;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书记结合实际谋划思路、落实举措,各部门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启示二:舆论先导聚共识,护航政策平稳落地

武平县以舆论引导为切入点,通过新闻媒体全平台宣传、两会代表专题研讨等方式,构建抵制“高额彩礼”的正向舆论场,在此基础上精准把握时机发布《武平县整治“高价彩礼”工作方案(试行)》,明确十条激励措施和八条约束机制,不仅有效防范负面舆情,更有效推动文明新风从“思想认同”深化为“行动自觉”,实现舆论造势与实践成势的有机统一。

2025年2月14日,武平县开展“小包裹传递大文明,抵制高价彩礼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为快递包裹张贴抵制高额彩礼宣传标语

启示三:政策措施细且实,惠及群众达共识

武平县此次出台的制度摒弃以往政策文件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群众难理解的弊端,以十条正向激励措施替代模糊表述,明确列举群众可直接获得的实际好处,通过“做什么得什么”的清晰指引,发挥政策正向引导作用,确保基层群众看得懂、能理解、愿执行。同步创新“文明接力”机制,从文明单位带头,企业、志愿者等纷纷主动参与,让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形成“传递温暖—共筑文明”的正向循环,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乡风。

〔选送单位: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