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景情况 中央文明办提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要做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等“三个到位”的工作要求。然而,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往面临着人员与资源不足、活动吸引力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移风易俗阻力尚存等问题。为此,漳州市进行积极探索实践,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切实做好“精”字文章,在服务群众中不断增强群众在文明实践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做法与成效 (一)谋划部署用“精心”,文明实践有“广度” 先后印发《漳州市贯彻落实“文明实践我行动 时代新风润八闽”主题活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惠民利民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各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菜单式+个性化”点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调研组先后深入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等22个省级、市级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单位,开展文明实践精准服务调研活动12场次。举办漳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暨业务骨干培训会,围绕“文明实践精准服务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帮助基层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制定举措。深化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市级优质资源下沉乡村。全市208个市直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6个文明实践中心、132个文明实践所结对共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广泛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2023年底以来,落实帮扶资金1200多万元,开展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活动2200场次,受众近80万人次。 漳州市委文明办在林溪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暨业务骨干培训会 云霄县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文明单位签约仪式 (二)项目打造育“精品”,示范引领有“力度” 印发《漳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品牌打造方案》,围绕精准服务群众这一主线,点面结合、远近结合,挖掘提炼、培育引导、宣传推广一批特色做法、经验典型。在“文明漳州”公众号开设“文明实践·品牌建设”宣传专栏,刊载文明实践典型特色做法,乡村文明实践所(站)做到大门常开、活动常新、服务常态。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四单模式服务群众零距离”品牌,建设文明实践云平台,目前已接收完成点单需求1万余次,实现了文明实践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了“供需”匹配度。长泰区林溪村文明实践站打造“7080宣讲队”品牌,为广大村民宣传、宣讲农村惠民政策300多场次;南靖土楼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1313”工作模式品牌,聚焦多元化需求,精准服务游客和村民达30余万人次。 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云平台” 长泰区林溪村“7080宣讲队”开展农村惠民政策宣讲活动 (三)服务群众抓“精准”,便民利民有“温度” 通过网上网下联动,依托“漳州市文明城市建设平台”,采取下沉走访、问卷调查、“小板凳微议事”等形式,建立文明实践群众需求工作台账。以宗祠家庙、农家书屋、村幸福院、电业服务窗口等为重点,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建立文明实践点183个,积极构建“便民服务圈”。通过座谈交流、走访调研、指导帮扶等形式,发展文明实践骨干队伍29支2600多人,深入乡村常态化开展义剪义诊、看护照料、水电维修、缝补衣物、代购代缴、文艺演出等精准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漳浦县攀龙村开设“田坎课堂”精准赋能农业生产,通过“村民夜话会”收集技术难题,邀请农技专家、土博士深入田间,现场示范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技术70余场。华安县吸纳志愿者398名,组建“铁骑娘子军”志愿服务队,为辖区7606名老人提供“精准助老”服务。平和县山格村实践站依托吴氏宗祠成立“老话长谈”咨询协调室和“老姐出招”茶话室,调解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难题100多件。 龙文区洛滨村开展“百姓大舞台 全民村TV”文化惠民活动 华安县“铁骑娘子军”精准助老志愿服务队 三、启示与思考 启示一: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 近年来,漳州市各地采取下沉走访、问卷调查、“小板凳微议事”等形式,深入群众特别是村民群众中面对面听心声,察民情、访民意,全面了解掌握群众需求,特别是把农村自建房政策解读、留守儿童成长引导、村超村晚文化服务、老年人认证代缴等作为文明实践精准服务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始终聚焦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文明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扎根乡土、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启示二: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丰富供给为工作重点 文明实践活动只有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群众才会相信你、认可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才有现实基础和发展后劲。工作中,我们既要“端菜”,又要让群众“点菜”,做到“你点我有”“你需我供”,聚焦农村群众“一老一小”,切实解决群众所盼、所急、所忧的现实问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为距离群众最近的“百姓之家”。 启示三: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以志愿服务为运行方式 面对当前农村基层普遍存在的人手紧张、专职力量不足、服务资源有限等现实困难,发展本地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尤为迫切和有效。2023年底以来,我市通过走访调研、指导帮扶、座谈慰问等方式,发展了29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实践证明,文明实践志愿队伍是为农村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的重要力量,应积极培育,不断发展,为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选送单位:中共漳州市委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