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家礼(成年礼、拜师礼、婚礼)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收录于其撰修的重要礼学著作《家礼》。朱子婚礼是朱子《家礼》中的重要一礼,是朱子以中国传统婚俗礼仪为基础,结合武夷山市五夫镇民间婚嫁习俗而成,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福建省武夷山市充分发挥朱子婚礼的群众性特点,既注重传承,又改进创新,把朱子婚礼打造成具有当地民间传统特色的婚嫁品牌,并在推广朱子婚礼的过程中,推进婚嫁领域的移风易俗,深受群众喜爱。 一、基本情况 武夷山市五夫镇是朱熹故里,朱熹在此成家立业,生活了近50年。五夫镇兴贤古街上有许多朱子家礼的优秀传人,朱子婚礼在五夫镇更是盛行数百年,至今每年都举办10多场次的朱子婚礼,已然形成独特风俗。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在五夫镇进行朱子婚礼问卷调查中,愿意行朱子婚礼的占38%,其中女青年结婚喜欢坐花轿的占86%。 五夫镇民间朱子婚礼“亲迎”环节 武夷山市在2021年9月成为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创新开发朱子婚礼中婚俗系列产品。自2017年以来,编排以朱子婚礼为基础的武夷特色婚俗礼仪大典4场,共83对新人参加。武夷山市以朱子婚礼推进婚嫁领域移风易俗,既坚持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又不失仪式感,既融合朱子文化、体现地方特色又满足现代婚礼需求,婚俗新风在全市落地生根,惠及众多年轻人。 2017年五夫镇举办首届武夷山“朱子婚礼”大典 二、主要做法 (一)促进古典礼仪与时俱进 朱子婚礼大典按照与时俱进,简化简约的原则,参照《朱子家礼·婚礼》改编而成,编定为七个环节,即媒妁礼、纳采礼、醮子礼、亲迎礼、敬拜礼、合卺礼、告祖礼,不仅遵循了中国传统礼仪的形式,还融入了朱子文化的内涵,同时又开发了酒店版、公园版、居家版三个现代场景下的朱子婚礼脚本,满足不同新人对婚礼场景的需求。在聘礼方面,以武夷特产茶礼取代高额彩礼,较大程度减轻了婚嫁负担。 “山盟海誓”新人集体朱子婚礼“新人牵巾入堂”环节 (二)举办集体婚礼华实相宜 武夷山作为朱子理学的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2017年,首届武夷山朱子婚礼大典在五夫镇盛大开幕,33对来自海峡两岸参加婚礼大典的新人身着汉服,以荷为媒,齐诵朱子家训。目前,已举办“山盟海誓·夷见钟情”“山盟海誓·爱在武夷”等主题集体结婚颁证仪式,新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在众人见证下宣读、签署《结婚誓言》。集体婚礼隆重庄严、华而不俗、喜而不闹,不仅具有传统婚礼所赋予的仪式感,让新人们深刻感受到婚姻的神圣与责任,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婚事俭办的婚俗文明。 “山盟海誓 爱在武夷”朱子婚礼现场新人集体宣读《结婚誓言》 (三)打造文化品牌串点成线 朱子婚礼成功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朱子婚礼标识也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商标。创编后的朱子婚礼首先在武夷山市五夫镇落地推广,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仪式流程,获得新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朱子婚礼逐渐在南平市延平区、建阳区、政和县等地推广,引发良好的社会反响。以朱子婚礼为主题的体验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打卡,已成为五夫镇著名民俗文化品牌。 (四)联动文明实践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朱子婚礼影响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 “我们的节日·七夕” “庆重阳·贺金婚”“婚俗改革树新风 金婚见证传幸福”等各式文明婚俗活动,1680余个家庭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武夷山新闻”“武夷微文明”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勤俭节约、文明家庭好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自觉遏制陈规陋习。 三、经验体会 (一)推进移风易俗要注重守正创新 朱子婚礼既继承朱子文化内核,传承朱子婚礼的传统仪制,充分彰显人文魅力和文化底蕴,又融合当前社会需求,对传统礼仪进行改进创新,使婚礼程序更加符合大众心理、生活习惯。在婚礼中特别强调“家礼”大于“彩礼”,主张文明婚俗、量力行礼,以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力推进移风易俗。经过广泛宣传和积极倡导,武夷山市新人零彩礼、低彩礼婚姻已达95%以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抵制高额彩礼的浓厚氛围。 (二)推进移风易俗要发挥特色优势 在推进婚俗新风过程中,武夷山市发挥茶产业和旅游业优势,推动“喜”茶产业发展,推广以武夷岩茶为茶礼,形成以茶代聘、以茶代礼的新风尚。组织集体婚礼,场地多选在武夷山自然景区,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又能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减少铺张浪费,户均婚庆支出下降75%,切实为群众减负。 (三)推进移风易俗要培育道德风尚 朱子婚礼积极宣扬正确的婚嫁观,不断完善“告祖”等内容和流程,倡导守信笃爱、重品行而轻财富,强调“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对新时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朱子婚礼兼具仪式感和教育价值,婚礼接地气、聚人气,当地群众易接受、乐于参与,起到了教化乡民、淳化民风的良好社会效果。 “朱子婚礼”现场新人身着“凤冠霞帔”重现朱子美学浪漫 (选送单位: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