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2017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相关评论 > 正文
端午节要包好“文化粽子”
http://wmf.fjsen.com 2017-05-23 17:56:35 刘汉明 来源:滁州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端午来临,艾叶飘香。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断加深,利用端午节弘扬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人们既喜欢吃糯米粽子齿间留香,也期盼能包好“文化粽子”传承经典。
  包好“文化粽子”要有鲜香的“馅”。粽子好不好吃关键是里面的馅,“文化粽子”亦然,关键是文化的内容。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刚正不阿的气节,过端午节,不仅寄托了我们对文化先贤的纪念,也寄托了我们对人间充满正气的美好祝愿。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扔灾、饮雄黄药酒、吃粽子、赛龙舟等等,这些端午节的活动以及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都是我们包好“文化粽子”的最佳“食材”。
  包好“文化粽子”要有鲜亮的“叶”。粽馅好,包裹的叶子也要鲜亮。“文化粽子”的内容确定后,也要有吸引人的包装。端午节成功申遗,国家把端午节纳入法定节日等一系列举措,表明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实际是在文化的潜意识层面,唤醒和重温共同的历史文化。通过包装推介,围绕赛龙舟、采艾蒿、登山踏青等活动载体,让社会公众有目的地参与,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全民参与弘扬传统文化。像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的“发现端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活动等,这些措施就是包好“文化粽子”的粽叶。
  包好“文化粽子”要有结实的“线”。重拾端午文化、传承端午文化,吃糯米粽子,吃“文化粽子”,需要一缕结实的包扎线。通过线把包好的粽子扎起来,粽子才会成型不散,才会保留原味,“文化粽子”也需要这根线。今年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的“发现端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中,有经典诗歌朗诵,有汉服潮人大赛,有节日民俗活动,有端午文化探访,有赛龙舟办诗会……形式各异、精彩纷呈,将欢度端午与服务现实及弘扬传统密切结合,推出了一桌桌精彩的“粽子套餐”。把独特内涵和价值彰显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认知结合起来,把美好传承和无限传播结合起来,这就是“文化粽子”粽线的作用。
  以美好的传统文化作馅,以灵活的包装方式作叶,以扎实的推介活动作线,包好“文化粽子”,让每一位炎黄子孙在咀嚼传统文化时感受到历久的醇香,这样的端午节怎不让人向往? (刘汉明)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