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福建农林大学> 头条 > 正文
持续创建致力开拓创新 和谐共振推动科学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活动纪实
http://wmf.fjsen.com 2012-05-28 16:58   来源:文明风综合    我来说两句

(四)立德树人全力,新载体新办法精细管理以人为本

1、强化主渠道,率先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在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基础上,2009年,率先在福建省高校独立设置了直属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并由分管校领导兼任学院党委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建立了“一个中心、三个环节、四个机制、七个载体”的“1347”教学运行模式,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主渠道教育作用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在学生评教、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学督导员听课评价活动中获得好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别于2009年、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教学模式研究“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新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郑传芳教授被聘为“2010-2014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委员会委员”,是福建省唯一入选专家;主持了43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出版包括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著作25部,发表论文533篇。学校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并进行介绍推广。

2、加强针对性,全面实施思政教育精细化管理

2009年以来,学校认真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实施5周年来的工作和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1条意见;制定了《福建农林大学辅导员“四个维度”量化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强化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做精、做细、做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工作,构建“五级制、五位一体、五联系”的工作机制;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开通了学校微博,鼓励学生工作干部有针对性地利用博客、QQ等开展网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坚持教育引导与排解预防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校、院、班、宿舍四级管理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配备 “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在校本科生开展心理普测工作,施测率达91.2%,实现了心理测评、咨询预约、危机干预等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扎实推进“资助阳光工程”,健全校、院两级解困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奖、助、贷、勤、减、缓、补”资助体系的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明显,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了该课程福建省零的突破;1人荣获“福建省高校十佳辅导员”称号,另有4人荣获 “福建省高校百名优秀辅导员”称号;2010年学校荣获“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认同

2009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上海世博会、海西发展战略等重大事件,弘扬主旋律,开展了“我与祖国”庆祝建国60周年、“青年与科学发展”、“青春与改革同行”、“与祖国共发展,为海西献青春”、“与祖国共成长”、 “激扬青春跟党走、学校跨越我先行”、“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奋斗、我们的五四”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参与海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009年,学校荣获了“教育部‘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优秀组织奖”称号。特别是乌鲁木齐“7·5” 打砸抢烧事件、中东北非乱局、日本九级大地震等热点问题,学生能正确认识事件性质,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理性爱国,奋发成才。学生参军报国热情高涨, 2010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庆祝建国60周年活动得到了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同志高度肯定。“植物园很有特色,在这里开展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大学生定向运动,既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又与纪念新中国60华诞紧密结合,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