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执法人员向居民开展文明养犬宣传。集美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体检、打疫苗、办理犬证一气呵成,答疑、普法、倡议一呼百应……7月16日,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街道锦鹤社区聚镇小区来了一群“毛孩子”的好伙伴。原来,集美区城管执法局组织辖区宠物医院走进社区,为养宠家庭送上“一站式”服务。
这是集美区积极营造文明养犬、依法养犬社会氛围,多措并举打造文明养犬新格局的一个缩影。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养犬治理难题,集美区以创新破题,构建“联动治理+暖心服务+宣传引导”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不文明养犬顽疾,显著提升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公共环境,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
截至2025年7月,集美区文明养犬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养犬登记证办理量近3000个,犬只疫苗接种率显著提升,涉犬投诉量同比下降35%,初步实现“养犬规范有序、群众满意度提升、城市环境改善”目标。
系统治理破解难题 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近年来,集美区人口持续稳步增长,养犬人群数量同步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犬只数量激增带来的环境卫生、公共安全挑战及执法分散、服务滞后等问题。2022年,集美区涉犬投诉量一度居高不下。集美区城管执法局三级主任科员吴珍园说,不牵绳、随地便溺、犬吠扰民等不文明行为引发的各类纠纷更是屡见不鲜。
如何破局?2022年5月,厦门全市实施新修订的《厦门经济特区养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从岛内两区扩大到岛外四区。与此同时,集美区迅速根据辖区实际,制定《集美区深化开展违规养犬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开展“地毯式”摸排,重拳整治“未登记、未免疫、未牵绳、犬只进入禁入区”问题。
规范养犬管理工作不能“各自为战”,需以系统性思维破局。集美区建立城管、公安、社区、物业协同机制,凝聚“四方”合力,各部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巡查,高效处置投诉,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跨部门协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组织专项培训,引入法律专家及第三方机构实训,提升执法专业能力、案件处置效率。
此外,集美区还通过捕犬队24小时值守,规范收容流程,对屡教不改者顶格处罚等一系列举措,强化执法刚性震慑。截至目前,累计收容流浪犬470只,查处涉犬案件19宗,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有力警示效果。
文明养犬示范小区授牌。集美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暖心服务赢得民心 便民惠民落到实处
“一只犬的背后,是一个主人、一个家庭。执法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规范。”集美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江峰告诉记者,规范养犬工作不仅关乎社会公共秩序和城市文明形象,也是对养犬人的正当权利的保护,更是对一座城市治理精度与人文温度的双重考验。
坚持从“末端执法”向“靠前服务”,集美区广泛宣传养犬管理办法,将管理融入服务,切实提升养犬便利度与认同感。2022年12月,集美创新打造岛外首个文明养犬示范小区,“示范一个、带动一片、辐射全域”的良性循环就此展开。
随后,另外五个“2.0版”示范小区评选而出。至此,“两无、三好、四百、五有”(即无流浪犬、无违规犬,管理好、环境好、氛围好,知晓率100%、登记率100%、免疫率100%、牵绳率100%,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活动、有激励)的示范小区标准确定下来。
从标准到落地,真正让文明养犬实现便民惠民。截至目前,集美区新增宠物便箱、遛犬专区等设施45处,群众满意度达96%。
2023年开始,集美区在全市首创“文明养犬进社区”服务,邀请宠物医院在居民“家门口”开展狂犬病疫苗注射及免费宠物狗查体,并通过“线上预约+上门服务”,实现免疫-登记-芯片植入“1小时办结”。截至目前,集美全区累计办理养犬登记证近3000个,居岛外四区之首。
宠物便箱。集美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文明养犬进社区”活动现场。集美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立体宣导浸润人心 文明理念蔚然成风
“文明养犬进社区”服务除了办理犬证,还包括一系列“面对面”宣传。“牵紧‘文明绳’ 做文明养犬人”“养犬不忘社会责任 文明养犬从我做起”……现场设置印有各色标语的横幅、手板,“城管蓝”还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及各类宣传单、宣传册,向养犬人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为打造立体化普法宣传“矩阵”,集美区在重点区域张贴标语、海报,设置文明养犬提示牌;“进校园”开展“文明养犬”专题讲座,通过别开生面的“萌宠”教育课,让知识入童心,文明伴成长;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文明养犬 你我同行”专栏、“曝光台”案例分享专栏,文明养犬宣传信息的同时,曝光一批不文明典型案例,通过全方位宣传引导,激发居民文明养犬自觉性。
引导更多养犬人主动参与到文明养犬的实际行动中来,需要更多“热心人”的参与。集美区城管执法局建立“文明养犬交流群”30余个,搭建社群化互动平台。特邀执业宠物医生、周边宠物店主、爱犬人士等专业力量常驻,定期发布法规解读、养护干货与典型案例,同步开通“问题—建议”直通车,居民诉求、难题即时响应,让每一次互动都成为解决养犬痛点的“微治理”。
“规范养犬,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养犬人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江峰表示,集美区文明养犬工作起步较晚,同时面临着城乡环境复杂多元,公共配套、执法力量不足,流浪犬收容体系薄弱等困难,“文明培育需久久为功,文明养犬工作任重道远。”当前,集美区正在以制度刚性划定治理底线,以服务温度凝聚社会共识,以文化浸润培育文明自觉,努力为城市养犬管理提供可复制的“解题公式”。(东南网 李霖 田成群)
“文明养犬进社区”活动现场。集美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