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泉州 > 惠安县
“进门”便利,更需珍惜婚姻
//wmf.fjsen.com  2025-05-23 来源:惠安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其中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等新规定。(5月20日 新周刊)

不带户口簿、不限地域,一张身份证就能结婚。伴随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结婚全国通办”等便利措施正式落地,在制度优化中回应民心所需。

“进门”确实更容易了,但这扇门打开的,不仅是行政服务的高效窗口,更是婚姻责任的起点。一纸红证书,承诺的不只是爱情的甜言蜜语,还意味着对家庭的担当,责任的接力。制度提供便利,是为了让爱情更顺畅,不是让婚姻更轻率。

政策层面的改革,反映的是公共治理理念的不断精进。从户籍地单点办理到“全国通办”,从户口簿的必须提交到“仅凭身份证”即可办理,改革的步伐走得坚定且贴心,意在为流动人口减负,为城市青年减压。

但需要明确的是,婚姻的本质并未因此改变。手续简化,不等于过程省略;登记容易,不等于婚姻儿戏。一头是国家治理的高效便民,一头是人生选择的慎重权衡。制度打破的是空间壁垒,年轻人要跨越的是情感与责任的门槛。

“宽进严出”是对婚姻尊严的双向守护。便捷结婚的同时,“离婚冷静期”等制度安排,同样是提醒人们对婚姻保持敬畏。这是婚姻制度的理性设计,更是生活经验的制度转化。

从社会现实看,婚姻教育的缺失往往比制度障碍更值得关注。从“早恋不可谈”到“毕业即催婚”,从“家长反对”到“父母干涉”,情感认知与婚姻准备在成长中被层层绕过,导致很多人在真正走进婚姻时,还未做好心理与能力上的准备。婚姻不只是法律关系的缔结,更是情感、认知、责任、价值的整合与磨合。这正是当前社会在普及性教育、情感教育、婚姻责任教育方面亟需补齐的短板。

“只需身份证”意味着更高程度的婚姻自由,但真正的婚姻自主,体现在个体能否独立、理性、成熟地作出选择,并对选择承担后果。这种能力,不应只来自感性的冲动,而要建立在对自我、对家庭、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之上。

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在面对婚姻时变得理性,主动审视自身准备、经济基础、婚姻价值观。比起“赶时间结婚”,他们更重视“合适时结婚”;比起“凑合过日子”,他们更期待“互相成全”。这种理性不是冷漠,而是成熟;不是退缩,而是对爱的尊重。

真正值得珍惜的婚姻,是彼此看清后的选择,是历经琐碎仍愿坚守,是在责任中体会温情,在风雨中学会成长。简化程序是制度的善意,但“长久相守”还需生活的锤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质量关乎社会稳定与国家未来。珍惜婚姻,不是只珍惜爱情开始的瞬间,而是珍惜陪伴一生的过程。走进婚姻,是两个个体共同作出的一次重要抉择;而走好婚姻之路,是一生的功课,是不断经营、不断学习的旅程。(惠安文明网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