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钟沃威自信讲解中
阳光轻洒在福建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凤凰广场的青石板上,民族小学小学生钟沃威站在展馆角落,攥紧袖口的手心沁出细密汗珠。他望着玻璃展柜后那件蓝底彩绘的畲族百褶裙,心跳得像擂鼓——再过十分钟,他将迎来人生第一次“讲解”任务。
那天,钟沃威的声音细若蚊呐,指尖触碰话筒时都在发抖:“叔叔阿姨,这是……”话音未落,一位戴墨镜的游客突然伸手要碰展柜玻璃。钟沃威慌忙侧身挡住,却只挤出一句:“啊,别碰……”游客的笑声让他羞得满脸通红。
“孩子们太紧张了。”一旁的指导老师颜亮亮低声说道。这位40出头的民族小学校长不久前刚组建起这支“小小讲解员”队伍,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十岁的孩子,面对游客时总是手忙脚乱。颜亮亮安慰钟沃威:“别怕,文明的种子要靠你们去种下。”
在“籽籽同心 共绘青水”2025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暨青水畲族乡第八届“三月三”畲族文化周活动上,钟沃威再次亮相在展板前。这次,他的声音清亮得像山泉:“叔叔阿姨,展览品珍贵,咱们远观为妙。”他微微一笑,眼角弯成月牙。游客们愣了愣,随即点头。
如今,钟沃威已能熟练地介绍展馆里的每一件展品。“这顶凤凰冠有200多年历史,戴它时要配蓝底彩绘的百褶裙,象征畲族女子的勤劳与智慧。”他轻触凤凰冠上摇曳的流苏,转头对游客说,“叔叔,您看这羽毛多美呀!”
小小讲解员热情为游客讲解畲乡故事
小学生林雨彤曾遇到一游客欲采摘七叶一枝花,面对不文明行为,她以童言童语巧妙化解尴尬:“叔叔,它留在这儿才美呢!”她软糯的声音让游客们忍俊不禁,摘花的手也悄悄缩回。
“孩子回家总喜欢给我们讲畲乡故事,有时说得比我还清楚!”小学生洪文灿的妈妈笑着“抱怨”,却自豪地把孩子写满青水故事、民族团结、传统文化、畲药知识的小本子炫耀给大家看。如今,这位家长受孩子感染,潜移默化中也成为了乡里的“文明监督员”和“文明守护者”。
颜校长说,这一年多来,20多名“小小讲解员”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穿梭于凤凰广场、民俗街、迎凤山公园、沧海畲族村古民居等地,已累计服务游客近万人次。起初他们只会背诵讲解词,现在却能结合族谱故事、畲族山歌,把晦涩的展品讲成童话。
最近,迎凤山公园新增了“文明打卡点”,孩子们设计的“畲乡文明手绘地图”张贴在入口处。钟沃威指着地图上标注的红灯笼说:“从这儿去凤凰广场,看到石阶边的杜鹃花,就知道文明观展的路怎么走啦。”
游客来了一波又一波,凤凰公园的石径上,孩子们稚嫩的讲解声混着畲族山歌飘荡。颜校长站在台阶上,望着孩子们的身影,眼里满是温柔:“这些小家伙,才是畲乡文明真正的守望者。”(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廖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