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泉州
“野采”寻趣,应与文明同行
//wmf.fjsen.com  2025-04-23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林杰

“我捞的小虾产子了”“这次钓到了好多小鱼”“在河边待了一天被治愈了”……春光明媚,“野采”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一到周末,不少人到水畔钓鱼捉虾、捡石头、摘野花,靠“野采”滋养心灵,洗去疲惫。对此,专家呼吁“野采”别乱采,当心破坏生态,一些动植物十分珍贵,采集者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北京晚报)

春日暖阳下,年轻人纷纷走出家门,奔赴大自然,“野采”逐渐演变成一种户外运动的新潮流。野采,即野外采集,范围广泛,涵盖采集昆虫、水生生物、植物、矿物、化石等。在社交平台上,“户外野采必备工具篇”“宝藏点位分享”“从0开始玩野采”“成功解锁野生鱼”等关于“野采”的帖子收获了大量点赞。

如今,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年轻人越发渴望亲近自然、放松身心。“野采”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喧嚣的都市,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在“野采”过程中,年轻人既可以探索未知,又能够暂时忘却烦恼,将注意力聚焦于自然万物,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与安宁。这种与大自然的深度接触,成为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式。

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野采”也是一种优质的亲子活动。家长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野外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都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生动教材。同时,在“野采”中也能增进亲子关系,让父母陪伴孩子成长。

然而,“野采”热潮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一旦野外某个地方走红,大量“打卡”者纷至沓来,或多或少会对物种和栖息地造成干扰与破坏。生物链环环相扣,每一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像蝴蝶传粉不仅关乎植物繁殖,更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生存环境需要得到保护,不能随意破坏。

同时,“野采”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一些动植物属于珍贵物种,采集者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3年前,一名女子采摘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槭叶铁线莲拿回家栽培,并拍照发到网上炫耀,结果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所谓的“挖矿寻宝”中,有人会采集水晶、化石,这可能导致植被破坏,甚至引发山体坍塌。而且,在沟谷、溪流等地“野采”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有坠崖、落水的风险,还可能让“寻趣”变成“健康杀手”,不小心会感染病菌,有的人甚至误食动植物中毒。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完全否定“野采”的积极意义,但也绝不能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年轻人热衷“野采”,体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然而,作为“野采”爱好者,必须时刻牢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动了解野采知识和相关规定,文明“野采”,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不采集珍稀濒危动植物。

要实现“野采”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各方需要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明确哪些区域可以“野采”,哪些动植物禁止采集,对违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野采”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方式,它能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栖息地。但我们必须明白,大自然是大家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只有与文明同行,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野采”,才能让大自然的美丽永远绽放,真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泉州文明网 林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