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社区旧貌换新颜。(潘涂社区供图)
在潘涂社区硬件升级的同时,社区在软实力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潘涂社区供图)
文明风4月15日讯 当晨曦洒在环东海域的波光之上,厦门市同安区美林街道潘涂社区的渔船已开始忙碌作业。如今,这座“中国海蛎第一村”正经历着破茧成蝶的蜕变,从拆违腾地到幸福宜居,从文化润心到志愿服务,潘涂社区正以“文明实践+现代化治理”的双轮驱动模式,将文明创建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寸土地,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让千年渔村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党员带头 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我是党员,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在潘涂社区的城中村改造现场,老党员林水俄站在自家门前刚改造好的沥青道路前,语气坚定。十年前,为了将道路从1.6米拓宽至6米,解决长期困扰村民的交通拥堵问题,他主动拆除自家附属建筑,损失约3.6万元。尽管家人一度反对,但他始终坚持:“党员的责任就是为大家谋福祉。”
“以前这条路只能通过一辆手扶拖拉机,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林水俄指着新铺的沥青路介绍,该条道路历经两次改造:10年前首次拓宽,近期升级为沥青路。施工期间,他还自发提供水电支持,甚至为工人煮茶解暑,门口的灯亮到半夜,只为方便施工。
林水俄的故事只是潘涂社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潘涂社区以拆违腾地为抓手,累计拆除铁皮搭盖71处、违章建筑40处,腾出公共用地约28614.5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堆杂770处,清运垃圾约2337吨。曾经杂乱无章的村居环境,如今正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仅如此,潘涂社区还积极推进财政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约2.41亿元,涵盖供水、弱电、强电、排水、道路、房前屋后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供水管道安装已完成98%,弱电管道安装完成97.5%,道路等工程进度超60%。社区还新增76个消防栓,配备灭火器8162个,开设逃生窗2994扇,全面提升了消防安全水平。
“如今的潘涂,道路宽敞、环境整洁,处处都能感受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带来的变化。”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潘涂将继续深化城中村治理,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宜居。
丰富活动 文明实践温暖人心
“参加这次活动,我内心感到很骄傲、很感动,因为我们这一辈妇女的付出被看到、被肯定。”在潘涂社区第二届“阿嬷敬老茶话节”上,90岁的林满阿嬷笑得合不拢嘴。活动现场,潘涂社区1600名阿嬷围坐一堂,品尝丰盛午餐,欣赏文艺表演,满堂欢声笑语。这是潘涂社区举办的又一场温暖人心的活动。
在潘涂社区硬件升级的同时,社区在软实力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
回首2024年,潘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服务群众、引领群众”为理念,举办了90场次文化及志愿活动,参与群众近万人次。从春节联欢到端午民俗文化节,从中秋文艺汇演到义诊赠药志愿服务,“环东‘村’旋律 唱‘享’新生活”十佳歌手大赛、灵应公文化活动、第二届武盛同安世界功夫争霸赛和首届同安酒王争霸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其中,与慈善会和医院共同举办的义诊赠药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社区的老年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获得了群众的纷纷点赞。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潘涂社区文明实践站还组建了一支百余人志愿者队伍,涵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普宣传等多个领域。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一线,开展清洁家园、普法宣传、文明交通等实践活动,用爱心织就了一张温暖的网络。
“过去蚊蝇围着垃圾山转,现在文明实践春风拂面。”潘涂社区老人协会工作人员林振昌感慨道,如今的潘涂社区,不仅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并且以人为本,除了组织多样活动、增加休闲娱乐文化场地之外,社区72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在社区老人幸福院免费享用一日三餐。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让服务更贴心,活动更接地气。”潘涂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以文明之光照亮每一个居民的笑脸,绘就一幅和谐美好的社区画卷。(同安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