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在春日暖阳下,记者走进松溪县溪东乡古衕村,道路干净整洁,只闻鸡鸣之声不见家禽之影。“现在,全村的家禽都要求圈养,有效解决以往村中家禽散养或乱围乱占等问题。”近年来,古衕村以村规民约为引领,组织村民“定规矩”108条,让文明乡风扑面来。(4月11日 文明风)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乡村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日,松溪县溪东乡古衕村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妨多亲近群众,定好“文明规矩”,以此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
“文明规矩”以民为本,激发群众参与活力。古衕村早在2010年就秉承“依法自治、约规治事”的思路,制定《古衕村村民约规章程》,并选举产生村规民约理事会。在这个过程中,议题自下而上发起,村民深度参与到村规民约的制定、决策中,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决策者。这种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活力。当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他们会以更高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就像古衕村的家禽圈养规定,这是村民在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所以执行起来更加顺畅,有效解决了以往家禽散养或乱围乱占等问题。乡村振兴需要汇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参与者,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文明规矩”与时俱进,完善乡村治理规则。乡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临着不断变化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乡村治理规则,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例如,随着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古衕村适时推出了网格化治理和志愿服务机制,为有困难的村民提供帮助,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古衕村的村规民约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与时俱进。《古衕村村民约规手册》经过多次修订,从最初的基本规定到近年新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约》《古衕夜谈话事公约》等13项108条,涵盖了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情况,村民们在理事会的指导下,自发地制定相关约定,使村规民约始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时俱进的村规民约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乡村在发展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文明规矩”化解矛盾,营造和谐乡村氛围。乡村的和谐稳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4年以来,围绕重点工作,网格员积极走访村民,协助化解矛盾纠纷50余次,上报各类事件信息400余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30余个,帮扶村民100余人次。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古衕村的治理模式在维护乡村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问题,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因此,古衕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亲近群众,定好“文明规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让文明规矩以民为本激发群众活力,与时俱进完善治理规则,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氛围,如此才能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描绘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福州文明网 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