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三明 > 正文
历程 发展 创新——“满意在三明”活动三十年综述
http://wmf.fjsen.com 2017-12-01 09:58:31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明确了三个定位:

目标任务的定位。“满意在三明”把活动的目的定位在“通过追求优质服务来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社会效果”上。活动的初衷是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群众带来实惠,也吸引群众的积极参与。正是“满意在三明”活动始终秉承着“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根本原则,所以才不断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工作重点的定位。“满意在三明”的工作重点定位在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大力培育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求真务实等精神上来,这不仅促进了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的形成,而且也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加快三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德治环境。

活动载体的定位。“满意在三明”活动,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个定位既注重提高干部职工的个人素质,更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引导干部职工在参与形式多样的为民便民利民活动中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载体。“满意在三明”活动,既强调各行各业的职能职责,也强调创造文明和谐社会环境的共同责任,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等紧密结合、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形势下深化“满意在三明”活动的新的目标和重要内容。

(二)取得了五大成效:

道德素质全面提升。30年来三明始终注重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把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到将乐常口村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写进村规民约,引导党员群众传承良好乡风民风;围绕建设“道德之城”“好人之城”“满意之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并落实公益广告刊播机制;大力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认真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话语权;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联育人”机制,落实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工程;特别是开展“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主题活动,建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一条街”“好人城”等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落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制度。

人际关系明显改善。“满意在三明”活动特别注意强调“相互服务”“双向满意”,既要求各行各业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满意,也要求被服务对象遵守社会公德,成为文明公民,让服务者满意,礼让谦虚蔚然成风,形成了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全市经常性开展做好事活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有1995多支,实名注册志愿者22033人。1998年5月,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在三明市成立,会员累计献血1000毫升以上的有2144名,为无数病人注入了生命的甘泉。2016年8月,三明市成立首个志愿服务驿站“文明爱心微城”,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成为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市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及民生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

行业风气普遍改进。“满意在三明”活动的开展,直接促进了各行各业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行业风气实现根本好转,人们对行业窗口一直保持较高的满意度。各行各业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为民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如党政机关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满意在机关”;公安系统的“事不过二,不让群众跑三躺”;卫生系统的“双诊一通道(门诊、急诊、绿色通道),不使患者误病情”;商贸系统的“五留一上门(对顾客需要而一时缺货的商品做到留姓名、留地址、留电话号码、留品种、留数量,有困难的做到送货上门),不说没有话”;工商系统的“五快一满意(受理快、解答快、出击快、调处快、反馈快,让消费者满意),不让消费者留遗憾”等等,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而且体现了行业特色,打出了服务“名牌”,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在市委文明办组织开展的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中,群众对各行各业的服务工作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始终维持在85%以上,并涌现了一大批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三明市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满意在三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抓好三大工程:一是舒心工程。大力开展“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等为民利民服务活动,组织近40个部门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及时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统筹推进造林绿化、水土保持、节能减排等工作,着力巩固市容管理、道路交通、社区民生、市场创优、“五小行业”、育人环境、场馆达标、文明行为培育等创建成果。集休闲、游憩、观赏于一体的“一河两岸”、备受市民欢迎点赞的“ 城市绿道”等民生工程让市民有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品质工程。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配齐配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扶持广场文化、流动舞台车等一批见效快、受益广的重点项目和特色品牌。坚持22年至今,每年举办历时3个月的三明市麒麟文化艺术节暨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推出一批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等文艺精品力作,持续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每年开展百场文艺下乡演出、百场广播现场直播、百部优秀影片放映活动。《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三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三是保障工程。加强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率、配租配售率均居全省前列;加强综治维稳工作,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并保持动态为零,率先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率先推行农民工“就业保障卡”服务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和新农合全市统筹,医改经验在全国推广;全面推行“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座谈会在三明召开。

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每年集中精力办好一批实事,逐步健全路、桥、电、气、通信、文化阵地、社区配套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实施“绿、美、亮、净”工程,2017年3月1日《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把建设与管理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文化市场等专项治理,建立“数字城管”、“门前三包”“街长制”等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城市投资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在各级政府深入开展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医改模式在全国推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12-01舆论媒体对待热门案件应有文明边界
  • 2017-12-01站在新起点,文明新跨越
  • 2017-12-01小空间展示大文明: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谈“厕所革命”
  • 2017-11-30宁德市召开省级文明城市迎评工作推进会
  • 2017-11-30丰泽区文明办获“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微视频评选一等奖
  • 2017-11-30涵江区召开省级文明城区迎评冲刺会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