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晋江市 > 正文
晋江:文明创建为民惠民 建设宜居之城
2017-09-18 11:41:02 来源:文明风

晋江城市一角

文明风9月18日讯(通讯员 张燕妮)创建文明城市,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后,晋江认真总结经验,以求实求效、常态长效为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关键机制,努力以机制建设抓常态、保成效、促提升。

志愿者在围头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天,玩游戏、拉家常,给老人们带来快乐。陈志耐摄

精细化+长效管理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晋江建立了精细管理机制,出台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城乡环卫、建筑工地、渣土整治、停车秩序、路面交通、公交服务、占道经营、夜市排档、农贸市场、食品作坊、两违整治、绿化造林和小区物业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实行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制度体系。

“以前,每天一大早,流动摊贩们陆续到来,他们在市场周边经营蔬菜、水果、小商品?这种占道经营行为不但阻碍了正常出行,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家住曾井菜市场边的林阿姨目睹这里的明显变化。她说:“现在好多了,车辆有序停放、商家‘退路入店’、流动摊贩不见踪影不再像以前要挤着进去菜市场,买菜的心情也轻松许多”。

曾井菜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的明显改观,就是晋江市行政执法局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效。该局还专门成立农贸市场综合执法组,开展对中心市区的梅岭综合市场、翰林池菜市场、沟头菜市场的综合整治,通过“城警协作”等部门联动机制,努力提升农贸市场周边长秩序。

变化的不止农贸市场,八八商业城等老旧商业区市容秩序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据了解,5月以来,晋江集中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具体分为老旧商业区、校园周边、夜市摊点、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滴洒漏”和工地噪音、大型户外广告等10个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以来,截至目前,共清理小广告4909张,拆除私设路沿坡214处,取缔店外店经营608处,取缔流动摊贩783处,取缔烧烤摊点67处,取缔夜市大排档49处,拆除大型广告牌291块,取缔违规饲养、贩卖鸡鸭42处,查处“滴洒漏”、工地噪音28起,拆除小区违建8处。城管执法人员还深入城市街巷,全面摸排市容市貌问题,逐条逐项细化责任,进行常态化跟踪监控,逐个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以高要求、严标准、硬作风共同推进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环境“洁齐美”更宜居 城市内涵好“颜值”高

城市环境事关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晋江在创建文明城市之初,就十分重视整治脏乱差,把建设“洁齐美”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广泛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抓好“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违章乱建、污水乱排、工地乱象等突出问题治理,抓好公路、河道沿线和城市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治理,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减量行动,让城市更整洁、更干净、更宜居。

晋江常态开展考评督查,加强创城涉及的村(社区)环境卫生考评,重点采取每月考评通报、薄弱村回访、不合格村(社区)必检等措施,5—7月共考评163个村(社区)、79条道路,发现环境卫生问题1659处,已整改1650处,整改率为99.5%,保障城乡环卫保洁工作深入开展。

加大环卫宣传和曝光,运用官方微信和微博“晋江环卫绿V客”有奖举报公众平台,引导群众通过微博对身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增强公众参与环卫管理的自觉性。

加强日常保洁,尤其是做好重点区域保洁。加强人行天桥、餐饮集中区域、人流集中区域等位置的保洁和垃圾清运,发现保洁不到位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避免出现垃圾。

全面清理整治,并成立6支应急保障队伍,确保及时处理突发环卫问题,5—7月共处置土方车“滴撒漏”问题52次。

按文明城市检查要求,确保“一厕一管理员”,负责公厕日常卫生保洁管理,全面开展消毒祛味,清洗涂鸦、小广告,保持公厕的干净、整洁、有序。更新环卫设施,开展垃圾分类。今年5—7月份共更换47个破损塑料垃圾桶、34套分类果皮箱、125个铁制垃圾桶,完成363个铁制垃圾桶和塑料垃圾桶设施的加盖工作,更换114处破损果皮箱分类标识,补充垃圾桶分类标识约600张。同时,开展宣传引导,7月份分别在磁灶镇三吴村、安海镇瑶前村开展2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升市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的意识。

文明宜居的晋江不仅有内涵,还“颜值高”。

文明创建为民惠民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晋江上班逛街,有站点多多、24小时可通借通还的公共自行车;足不出晋江,就能以惠民价格观看来自国内外优秀团体的演出;逢年过节,各式各样的传统民俗活动随处可见;即使生病、养老也不用担心,高端医疗机构树兰医疗集团已入驻晋江……晋江日新月异在发展,为民惠民努力创城,人们安居乐业,主动融入,幸福指数年年在提升。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多年来,晋江还按照“城乡一体、保障全覆盖”的思路,坚持“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的宗旨,综合构建了涵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体系,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已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截止今年8月份,晋江市财政已投入资金1074万元用于帮安居项目,重点帮助227户困难家庭告别“蜗居”生活,目前市财政已将相关款项下拨到镇(街)财政。此外,今年的141户帮就医家庭、127户帮就学家庭的相关手续正由新农合和关工委受理审核中;11名帮就业对象也正在各单位的帮扶下,逐渐实现就业和创业梦。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领域宽,涉及部门多,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每年晋江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创城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文明委成员会和创城指挥部全体会议定期研究、决策和部署创城重要事项。

晋江大力开展“文明服务窗口”活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文明程度。同时通过改善便民服务设施、提升窗口工作服务态度、减少没必要的审批环节等措施,行政审批窗口、银行、税务、通信行业等服务类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市政府开通便民服务热线12345,与市民互动的方式越来越便利。

晋江扎实推进“平安晋江”建设,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治安巡逻队伍作用,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2016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比降23.3%,同比2011年下降52.1%,实现218天“两抢”零警情。2016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以94.21%位列泉州市前茅。

晋江社区生活便利,公园、体育馆、大型商场、戏剧中心、音乐厅等休闲场所就在家门口;社区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互帮互助,连续举办社区邻里节、社区网络春晚、开展社区互助、助残爱幼、敬老爱老等各类活动,组织志愿者面向空巢老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邻里相伴、邻里相携、邻里相帮、邻里相扶、邻里相助、邻里相悦”等活动,拉进了邻里关系,社会道德风尚越来越好。

每年晋江都会开展大型的植树节、关爱海洋等活动,紫帽山植树节已举办了五届,吸引了20多万人参与。其间还举办了湿地生态和野生植物保护讲座、防火知识宣传讲座、紫帽山植树节随手拍、职工健身登山活动、“春之恋”嘉年华活动等。

晋江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政府倡导、组织和社会的积极响应下,内容丰富实在,形式多样吸引人:举办晋江市首届志愿文化节系列活动、“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系列活动、“文明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系列活动、“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策划实施“市民素质提升”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共创文明城·助力世中运·喜迎金砖客”手机H5页面传播接力活动,累计参与者已达55万多人次;组织拍摄晋江首部道德模范题材微电影《后爱》并举行首发式活动;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志愿救援行动,如“八闽一心,大爱晋江”支援永泰洪灾行动、驰援南安洪濑灾区行动、世纪大道“扶绿”行动等;建成“志愿晋江”展厅、家风家训馆、岁时节庆馆和2个道德模范展厅、84所学校少年宫,并在这些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晋江人追逐的“城市梦想”,创城的目的不是为了拿牌子、争荣誉,而是要通过创建工作实实在在地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文明晋江、美丽晋江。不忘初心,晋江创城永远在路上。(晋江市委文明办)

其它热图

台江区文明单位情系山区群众 精准扶贫献爱心

福清市组织开展文明停车劝导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闽侯县召开志愿者培训会

晋江:文明创建为民惠民 建设宜居之城

石狮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布置会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