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网校> 中华礼仪 > 正文
在家中如何尊敬长辈、孝老爱亲
http://wmf.fjsen.com 2015-12-17 17:57:14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综合    我来说两句

中国未成年人网 配图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孩子对父母孝敬与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孝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所有的为人子女者,该怎样来理解自已的父母亲,深爱自已的父母,以生命的激情,真情和虔诚这世界最为美丽的本能和大爱呢,中国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作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品德形成的前提,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那么要如何尊敬父母。

(1)在家里,要主动关心问候,早上要向长辈问好,晚上要向长辈问安,长辈外出或下班也要问候,当长辈生病的时候,在端药送水的同时,要时时加以劝慰和问候,过新年和母亲节,父亲节,要向长辈问候和祝福。

(2)听从父母的教诲,孝和顺总是相联系的,没有顺也就没有孝,孝敬长辈就应该听长辈的教诲,不要随意顶撞,有不同想法应和父母商量,要讲道理,

(3)关心父母健康,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请父母休息,当父母生病时,要主动照顾,煎药,喂药,问寒问暖。多说宽慰话和随同就医,长辈生病后要主动关心,对父母的病痛要体贴入微,讲话态度,语调,方式,都要亲切和蔼,尽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

(4)理解长辈,俗话说:“树老根多,人才话多”,老人年纪大,说话比较啰嗦,有些事翻来覆去的要说好几遍,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种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厌烦嫌弃老人啰嗦,不应该粗暴的打断老人的絮语,更不能对他们的唠叨不理不踩。

(5)要为父母分担忧虑,孝敬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已,体谅父母的艰辛,为父母分忧解难,尽可能的少让父母为自已操心,自已要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已的学习担心,应当自已照顾好自已。离家外出时要注意安全,主动向父母汇报情况,有孝心的孩子要有礼貌,在父母面前不能无大没小。不给父母增加任何的额外负担。

(6)多做家务劳动,父母养育了你,就应该多做事,这是每个晚辈都必须做到的,家中的事也就是自已的事,家里的事要主动干,更不能去强调父母自已的事情自已干。

(7)不给父母添乱,懂事的孩子是不给父母增加麻烦的,更不要让父母为自已操心担心,更不能让父母补救自已在社会上造成的过失。

(8)照顾长辈时要注意态度,老人年纪大了,动着缓慢,走动不便,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挟菜,有空多赔他们说话解闷,买他们喜欢吃的食品,对父母要孝顺体贴,要言辞温婉,不顶撞父母,遇事要与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的解释,而不要以父母为敌。

(9)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才能进入,不能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物品,外出或回家要打招呼,出门必敬告去向,回家必面见父母,父母召唤,应立即答应并前去承命。

(10)体谅父母,要宽厚待人,包括自已的父母,当我们受到父母的惩罚或错怪时,当我们的要求招到父母的否定和拒绝时,我们应冷静的想一想,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受到父母惩罚时,首先态度要端正,不顶撞,争辩,赌气,使性子。受到父母错怪时,要耐心的把父母说的话听完,不要让为自已没错,就顶撞父母,要心平气和的作解释说明,当父母了解了真相后,气也就消了,当你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首先要想想自已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使父母为难,这就是你的不对。

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才能有和谐的家庭。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所以,当我们把感激这片小小的绿叶,奉献给我们的亲人,邻居,朋友,客人,和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人时,而他给我们的回报将是整个春天。“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