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家风家训 > 正文
亭江杨氏十二条家训遗后人 堂号定名为“四知”
http://wmf.fjsen.com 2015-12-14 12:37:16 邱泉盛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亭江杨氏十二条家训遗后人 堂号定名为“四知”

  杨氏家训中的“端行仪”。

福州新闻网12月1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 通讯员 林颖 李硕文/摄)马尾亭江镇亭头村内有座“杨氏宗祠”,宗祠大厅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四知堂。为什么叫四知堂?日前,记者探访杨氏宗祠,杨氏族人讲述了杨氏传世族谱从香港“回归”亭江的故事,以及四知堂得名的缘由。

“四知”成为千古美谈

本月初,马尾亭江镇亭头村81岁的杨璧祥老人带着记者来到“杨氏宗祠”。

拐过弯弯的小巷,一抬眼,古典的祠堂静静地端坐在那儿。我们刚坐定,杨璧祥老人从阁楼里捧出了一本族谱,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杨氏始祖源自陕西,明代时迁入福建,在亭江镇英屿村落脚。迁入时仅有杨家三兄弟,杨家大哥杨天祚膝下6个儿子,繁衍出了子孙72人。杨家人一路从英屿村往北迁,最后扎根在美丽富饶的亭头村。

三兄弟起初以务农为生,后来发展商业。杨氏家族逐渐庞大。今天,他们已经是亭江镇人口最多的姓氏。

正聊着,记者抬头看到了杨氏的堂号——四知堂。为什么叫四知堂?老杨讲述了一个典故。

四知堂得名于东汉太守杨震“夜拒贿金”的典故。杨震是东汉人,满腹经纶,时称“关西孔子”。五十岁被大将军邓骘征为“茂才”,后升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他到东莱赴任路过昌邑,时任昌邑县令王密在夜间怀揣金10斤送给杨震,被他坚拒。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勃然大怒,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杨震做官不置家产,让子孙们也“蔬食步行”,形成了公廉俭朴的家风。“四知”乃成为千古美谈,其后人也以此为堂号。

杨氏祖先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古训,“家范十二章”也被后世族人奉为经典。杨璧祥翻开族谱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家训。

杨家的12条家训具体为:重宗本、明人伦、睦宗亲、正名分、训男子、慎婚姻、重内德、表贤女、肃家政、端行仪、记迁移、择交友。

亭江杨氏十二条家训遗后人 堂号定名为“四知”

  杨氏族人在祠堂里看族谱。

传世族谱回归亭江

杨璧祥说,如今族人们还能看到这本族谱,实属有幸。

原来,在“破四旧”的年代,族谱被“带走”,保存在大队。村民杨鸿熙的妻子林淑华当时是村里的广播员,她无意中在广播间后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丈夫家的族谱。“她很聪明,也很机灵,知道这本族谱对杨家来说是宝贝,所以她趁人不注意把族谱用旧报纸包好,当作广播材料带了出去。因为怕族谱再被带走,她从不吱声。”杨璧祥说,后来杨鸿熙和妻子一起去了香港,族谱被带到了香港。

几年前,杨璧祥问起“破四旧”时族谱被带走的事。“原本族谱就是从杨鸿熙父亲家中被带走的,我这一问,倒是让他们记起族谱的事了。夫妻俩于是将族谱从香港带回了亭江,送到了宗祠里。”杨璧祥说。

杨氏后人多数下南洋、去美国,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华侨,哪里有华侨,哪里就有一颗爱乡的心。该宗祠研究会会长杨炎祥说,族里出了许多爱国爱乡的人士。

民国参议员杨鸿禹一手创办了亭江中学,给孩子们提供了念书的机会;华侨杨鸿耀带头集资给村里修了康庄路,把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康庄大道”修到了家乡……

再回首看一眼杨氏宗祠,历史的沉淀让四知堂愈发厚重。千年前,杨震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依旧在族人耳边回荡。“正直做人,清白传家”的古训依然在这群杨家人心里绵延着,传承着。

下一步,马尾区将整理宣传家风故事,让其走进道德讲堂,推进马尾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12-11明溪县开办宣讲活动 推进“家规家训”进社区
  • 2015-12-11亭江杨氏十二条家训遗后人 堂号定名为“四知”
  • 2015-12-10武平县评选表彰“十佳”家训、村规民约
  • 2015-12-01荔城区通过多种载体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 2015-11-26客家家训家国情怀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