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云霄县阳下村民义工服务队给乡村吹来文明新风
http://wmf.fjsen.com 2015-06-11 09:16:48 王一雄 李苗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一雄 李苗)初夏时节,笔者来到云霄县莆美镇阳下村阳霞小学,只见不远处,五六名“红帽子”正忙着打扫校园。他们都是村里的义工,统一佩戴着胸牌,胸牌上镌刻着“红霞一片冉冉升起,双手传递爱心”的标志。看样子,他们已经忙了好一阵,每个人的身上都汗流浃背。

现有150多名队员的阳下村义工服务队虽只成立一个多月,但村民们自发的义工活动,早在2008年阳霞小学新校建成时就开始了。村民们都说,有了这支义工服务队,校风、家风、乡风大变样,村子更文明、更美丽了。

阳霞小学校舍是村里最美的建筑,建筑风格新颖别致。

“这些年,乡亲们捐资助学蔚然成风,已自发捐资上千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奖教助学等公益事业。”村支书方明火说,“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阳霞小学新校就是大家捐资建成的。”看到学校的教学条件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村民们都很高兴,他们还想为村里的教育事业再出点力。

2008年,一些村民自愿到学校当义工,或在校园打扫卫生,或到食堂帮厨。7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义工行列。于是,村里决定成立阳下村义工服务队。村干部家属带头报名,村民踊跃参加。不到两周时间,就有150多位村民加入义工队。义工队实行轮班制,由3名义工组成一个志愿小组,志愿小组每天轮流到学校做义工。

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义工们每天都比学生早到校,比学生晚回家。他们一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早上6点到学校,一直忙到10点才休息;下午2点又到学校,一直忙到傍晚6点才离校。每周日,义工们还到学校进行校园大扫除。

村民吴惜珠常年住在厦门,平时忙于做生意和照看子女。但她知道村里成立了义工队后,也积极报名参加。为了能在清晨及时赶到学校做义工,吴惜珠常常从厦门连夜坐车返乡。她说:“我累点没关系,只要看到家乡变美了,心里就感到很开心。”

6月的天气又闷又热,笔者在阳霞小学校园里徜徉,只见绿树成排、绿草如茵,地上难见到一丁点儿垃圾。阳霞小学校长方宗泽说,学生们都小心地呵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看到垃圾就捡起来。他们还经常给义工当帮手。

在师生们的眼里,义工们的志愿服务认真、细致,更可贵的是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每周坚持6天对学校的操场、卫生间、教师办公室等进行全方位保洁,不放过一个卫生死角。“有了义工活动,学校不仅比过去干净了,还形成了人人讲文明的好风气。”方宗泽深有感触地说,“义工从点滴做起的精神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养成了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勤做善事的好习惯,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自从我做了义工,孩子感到很自豪,也变得懂事了。放学一回家,他就帮我做家务活。”方玉珍是一名快递公司的员工,虽然一个月只放两天假,但她仍抽空来做义工。她感慨地说:“学生对我们义工都很尊重,遇到了都会礼貌地打招呼。很多学生改掉了乱扔垃圾等坏习惯。”

“不止孩子们改变了,村民们也在变。他们对房前屋后的卫生开始上心了,村里的卫生状况大为好转。”方火明高兴地说,“做义工是正能量,乡风越来越好。村里的纠纷变少了,矛盾化解也比以前容易多了。”

笔者来到阳霞小学的一块菜地,看到年届六旬的方开源正忙着给绿油油的蔬菜浇水。老方已在学校做了4年义工,独自一人开垦了2亩地,并自掏腰包购买了菜籽、肥料,将种出的蔬菜全部无偿供应学校食堂。平日里,他还参与学校后勤管理。尽管每天很忙,又没有一分酬劳,但朴实的老方无怨无悔。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村民加入了义工队伍。

“你做义工了吗?”这句话已成为阳下村村民们相遇时常用的招呼语。如今,村民们以做义工为荣,以做义工为乐,义工活动已成为他们传递文明的接力棒。随着队伍的壮大,义工队计划对公共场所、市场、活动中心等进行保洁。方明火说:“村里打算开设一间义工活动室,供义工放置工具、休息。村里还将请医生为义工义诊,让义工也能感受来自他人的爱心。”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6-08厦门海沧两岸义工联盟新家启动首场义工活动
  • 2015-06-08两岸义工扮靓新家 台胞义工来“串门”讲故事
  • 2015-06-02满满的归属感 海沧两岸义工联盟DIY装扮新家
  • 2015-05-24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经验交流分享会:讲究言行举止
  • 2015-05-21思明城市义工“5.19中国旅游日”开展文明旅游宣导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