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大义填膺报国家
http://wmf.fjsen.com 2015-01-15 11:23:53 来源: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通讯员 陈鑫炜 文/图)在日本平户海滩上,一块“郑成功儿诞”石碑矗立至今。相传,1624年8月的一天,身怀六甲的田川氏到海边散步,突然发觉腹部疼痛,就生下了郑成功。

  7岁那年,郑成功回到故乡,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私塾里,先生经常给郑成功讲述英雄豪杰的故事,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受此影响,他早早就萌生了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

  1645年,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在父亲的引荐下,郑成功走上了抗清的道路。1646年,郑芝龙投降清廷,听闻此事,郑成功十分气愤,寄去信函,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如今,在南安孔庙旁有一处石碑,写着“郑成功焚青衣处”,这就是郑成功当年发誓恢复大明的地方。

  从广东南澳招兵到夺取厦门,从建立抗清基地到攻占舟山,从南下勤王到北上包围南京,前后15年间,郑成功转战浙江、江苏、广东等数个省份,打了上百场仗。但在南京之战失败后,郑成功一方由盛转衰。为了保住实力,实现报国理想,在荷兰通事何斌的劝说下,郑成功决定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660年,何斌向郑成功分析了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并献上地图。他说:“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这一建议,得到郑成功的采纳,遂下了渡海收台的决心。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