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核心价值观:经典智慧古为今用 文化力量民族共享
http://wmf.fjsen.com 2014-10-14 10:59:59 金海峰、曹雅欣、章丽鋆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负阴抱阳一点红

——小议中华文化的形象特征

国学,从强调本土的儒道两家,到东汉时期佛家的介入,形成儒道释三家并存的文化态势。儒家强调积极进取,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一阴一阳之谓道”,儒道两家代表着中华文化中阴阳平衡的主流。不论儒家的入世,还是道家的出世,说的都是今生今世之事,对人生彼岸的问题没有做更多思考。

不说生死问题,人的困惑还在:人死之后到底有没有知?这是个极端的人生经历,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正因为死后世界的不可印证,宗教就有了存在的可能。佛教自东汉进入中国后,不管教义有多么精微、深奥,在百姓心目中主要讲的就是三世因果,把前生后世的事都说了,对我们的本土文化在思想领域里做了很好的补充。因此,我们在顺境的时候有儒家,积极有为;逆境的时候有道家,顺其自然;遇到生死问题的时候有佛教,此生不堪,还可以修来世。以上特点,使得中华文化被形象地称为“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不只历史文化是三者并存,世界文明的发展形态大体也分为三种:一是借助战争或者先进技术对外侵略扩张,历史上的一些大帝国莫不如此,我们称之为“海盗式文明”;二是被“海盗式文明”殖民化的文明,本土文明程度不够,靠侵略者提携甚至拔苗助长发展起来的文明,我们称之为“奴役式文明”;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发展方式,尽管在历史上几次受到外族入侵,但并没有被异化,反而把侵略者同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种具有强大包容性、共生性的文明,我们称之为“中和式文明”。

“和而不同”的中和式文明是对中华民族发展特征最好的表述,从尧舜禹历代相传的政治心法“允执厥中”,到《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乃至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调和期望的都是中和,即中正平和、公允文明。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0-13漳浦县开展少先队“核心价值观记心间”系列活动
  • 2014-10-11福建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评选启动
  • 2014-10-06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 2014-09-29“福建文明小博客” 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
  • 2014-09-25南安码头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