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亦称孔庙。福州文庙坐落在福州南门兜北侧之圣庙路,西邻八一七路。东侧原是府学,现为某单位宿舍。稍远处,东南为于山,西南为乌山。作为府一级文庙,民国时期,尚有闽县文庙和侯官文庙分列于东西两翼,凸显了福州文庙的尊崇。据乾隆《福州府志》记载:“太平兴国中(976~983),转运使杨克让始作孔子庙。”此后近九百年期间,因火、因风等原因数次毁坏,但屡毁屡建。现存庙宇建于清咸丰元年十月至咸丰四年六月。在仪门东侧廊厅内有《咸丰元年重建福州文庙碑记》石碑二方。碑文由郭柏荫撰文并书,206字。碑记全文如下:
咸丰元年秋八月丁巳福州文庙火。越九日知府胡应泰集绅士会议于簪堂,官绅士民协力捐建,经始于是年十月,落成于甲寅六月。糜制钱七万四千串有奇。隶土工者什二而俭,茅竹之属附焉;隶木工者什六而盈,金铁丹漆之属附焉;隶石工者什二而俭,縆绳之属附焉;监工公费及转移、执事之犒,取诸其畸零。官厅改从东西鄉(向),复旧规也。礲石为案,庑南添砌山墙,慎水火也。尺寸、规址刻石坎于神座下。捐赀姓名别具。徵信录司其事者郭柏荫、林藩、王书云。柏荫撰记并书,刘永松篆额,匠蒋学心。
碑记记述咸丰元年八月初三福州文庙毁于火灾后,捐资重建文庙的起止时间和经费开支情况。总费用为制钱七万四千多串。其中,土工项目(含毛竹)开支将近十分之二;木工项目(含金铁丹漆)开支占十分之六强;石工项目(含縆绳)开支将近十分之二;管理费、运费及监管人员之酬劳,为剩余部分……。
郭柏荫撰写的这篇碑文在他的《天开图画楼文集》中也有收录。在该文集中还有一篇《经修文庙笔记》的文章,则更多地披露了当年重建文庙时一些不为人知的史实。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咸丰初年重建福州文庙的始末。
《经修文庙笔记》全文如下:咸丰元年秋八月丁巳,福州文庙火,人火也。其日何祭日也?祭日何以火?执事者讙而来,炽炭燂汤具,沃盥也。既卒,事閧而散,遗火焉。其明日,集五人各具十千赀为棚,蔽神像。五人者,林藩、王书云、杨和鸣、陈崇砥、郭柏荫也。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1-13泮宫门楼亮新颜 旧屋顶成了府文庙广场新景点
- 2013-11-11德化文庙复建落成 2.2米高孔子瓷像创基尼斯纪录
- 2013-10-31《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获准实施 再现左学右庙
- 2013-10-28文庙周边历史遗迹多 流连小巷品味市井风情
- 2013-09-29福州文庙举行祭孔大典 孔子“洋孙女婿”着汉服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