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焦点图片 > 正文
记“土改第一村”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

2012-06-29 08:54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我来说两句
    用张宝金的话说:“做铅笔的元宝人少,咱得听市场的;参与的元宝人多,市场得听咱的。

在元宝村集体企业元宝山制笔厂中,张宝金(左)向副厂长刘福义了解生产情况(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时势造英雄。

在元宝人看来,张宝金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1980年,张宝金成为元宝村党支部书记。

在土地承包改革的暴风骤雨中,他带领着元宝人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看来张宝金的‘八字’好,跟着他干错不了。”有村民议论道。

张宝金回答:是党的改革政策好。

温饱问题解决了,可张宝金心里又多了两个问号:

——粮食增产越来越难,群众要致富咋办?

——土地承包了,党员干部咋干?

“咋办”取决于“咋干”。

1983年6月10日,张宝金把全村党员召集在村部,把自己的想法端了出来:咱村是土改第一村。那时,群众跟党走是能让耕者有其田,如今,咱要带领群众致富,就得响应上级号召搞村办企业,以工富农。

办企业,钱从哪里来?

向银行贷款?村里还欠账27万元。甭想。钱,只能靠自己凑。

就像《暴风骤雨》中的农会主任郭全海带头参军一样,张宝金说:“要让群众出钱,党员干部就得带头。”

首先得想法儿说服老伴。

平时不怎么干家务的张宝金突然显得格外“勤快”。善解人意的老伴杜兴荣看懂了他的心思。

召开集资动员会时,老伴把包着1.3万元积蓄的包袱放在大伙面前,并留下一句话:“相信你们能干好!”

榜样,就是无声的力量。

会后,有的党员卖了自家牲口,有的扣下给孩子结婚的钱,还有的挤出一半口粮出售,20多天里,共集资3.7万元。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