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活紧巴巴
今年58岁的老郑,家徒四壁,拿他的话来说,“还不如城里的厕所”。由于家境贫寒,老伴儿身体不好,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孙子,年近花甲的老郑还得为生活奔波,在临近老家的万州当了一名“棒棒”。一家破旧的小旅馆是他在万州的临时住所,不到50平方米的屋子里住了50多个房客,他们当中大多数也是和老郑一样的“棒棒” 。每天30块钱左右的收入是老郑和老伴儿的主要生活来源,日子过得可谓紧巴巴的。
1月6日,老郑匆匆赶回老家忠县,带着常年患病的老伴儿周淑英做了肾、尿结石的手术,费用算下来一共要3000多元。而老郑只能拿出1000多元,其余的2000多元都是他跟左邻右舍借来的。就是在这个急需用钱的关头,他对于几天前从天而降的价值一万多元的货物也丝毫没有动心。在安顿好老伴儿后,他又急匆匆地返回万州,因为他寻思着雇主也许正焦急地等待他的归来。
物归原主人品正
简单的语言,质朴的道理;执着的寻找,诚信的精神……郑定祥的故事在报纸、网络、电视上引发了强烈的关注。万州当地百姓行动了起来,热心的网民也行动了起来,一起加入到帮助郑定祥寻找雇主的队伍中。
1月14日,雇主陈贵喜终于出现了。苦等近半个月后,郑定祥最终把两大包价值一万多元的羽绒服亲手送到陈贵喜手中。陈贵喜说:“我以为再也找不回羽绒服了,已经放弃了寻找,没想到老郑一直在苦苦等着我。”
在万州开出租车的叶晓芳说,现在很多客人上了车之后都在讨论“棒棒”郑定祥的事情,“现在社会上老郑这种人还是有点少,他很老实很本分也很执着,既感动了我们,又让我们觉得有些惭愧,今后一定好好向他学习!”
记者在万州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我们大家现在都以他为榜样,以他为骄傲”。
郑定祥依旧在万州走街串巷地干着老本行。不过也许是由于“名气大了”,大家有活儿都愿找他来干,“比以前更累了,但赚得也多了啊。”郑定祥笑着说。
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做人必须得讲良心。——郑定祥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