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热点新闻 > 正文
青少年之家,吹响爱心“集结号”
http://wmf.fjsen.com 2016-02-04 10:09:35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以青少年之家为平台,整合团委、社工站、关工委、司法所、农商银行、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资源,为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女、外来务工青年、创业青年等群体搭建起一个温暖的爱心家园

  青少年之家举办免费葫芦丝课堂。

东南网2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少年儿童的“五彩课堂”

1月16日上午9点多,社工林程萍打开了荔城区西天尾镇青少年之家的大门。10点半,这里会有一节葫芦丝公益课堂,由一位志愿者担任音乐老师义务给孩子们上课。自从去年下半年创办以来,葫芦丝课堂一直坚持了下来。

9点40分,13岁的程师瑶第一个来到教室。她家住西天尾镇林峰村,每个星期天,妈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送她来这里上课。“乡下孩子少有特长学习的机会,这里教得好,还免费。”妈妈高兴地说,经过几个月的学习,程师瑶已经学会好几首曲子。

孩子们很热爱音乐公益课堂。他们一来到这里,立刻放下背包,与社工一起搬凳子、摆谱架,忙里忙外。

给少年儿童提供五彩缤纷的校外课堂,是青少年之家的主要目标之一,依托的力量则来自社会各界。据了解,青少年之家所在的西天尾镇,是全市鞋厂最密集地之一,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此外,本地人外出务工经商也多,有不少留守儿童。“我们一直想方设法为这些孩子和家长们做好服务!”西天尾镇团委书记郭琳琳说,经过联系,莆田市阳光青少年服务中心在这里设立了社工站,定期由社工站安排活动;镇团委和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艺术院系团委建立了合作关系,青少年之家也因此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

这些爱心力量让“五彩课堂”从设想变成了现实。为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下班晚、无法接送孩子的问题,青少年之家开办了四点钟学校;每周六下午,4位社工为孩子们开设了“周末欢乐学堂”。家长希望给孩子补习英语,青少年之家联系了莆田学院商学院的英语协会,每周为孩子们上一节英语兴趣课。郭琳琳说,春节过后,镇、村的关工委、老协会还会请来书法家,给孩子们再开一堂书法培训课。

青年朋友的“文化家园”

青少年之家的前身,是专门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文化娱乐、婚恋交友等服务的“红色港湾”,于2014年6月升级为青少年之家,对周边青年的服务也走上一个新台阶。

来自四川达州、在附近一家鞋厂品检部工作的青年小魏,每天傍晚下班后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到青少年之家逛一圈:先到篮球场或乒乓球室里运动一番,然后到青年沙龙里寻找交友信息,或到绿色网吧里冲冲浪、到5楼的影院里看一场电影,“工作一天的疲劳都甩得差不多了”。

要想看书学习,也可以到这里的图书室、阅览室。记者走进阅览室,里面有100多种报纸杂志,全天候开放。图书室里有3万余册图书可以借阅。“西天尾镇有200多家企业,在这里务工的青年超过1万人。”郭琳琳说,尽管现在年轻人大多是依靠手机阅读,但每年图书室的借阅量仍在3000册以上。

这里还有西天尾镇司法所开设的法律咨询室以及心理咨询师社工长期值守的心灵驿站,为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的青年答疑解惑。

心理咨询师许雨婷前段时间刚刚把一位高二女生从抑郁症边缘拉了回来。这位女生家境不好,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成绩一般,她觉得自己不被老师重视,初三时老师一次家访失约,让她一直忐忑不安。“第一次来时,给她做抑郁症自评表,已经超过了临界值。”许雨婷说,经过4次咨询和开导,她的心理状况已经大为改观,正积极备战高考。

创业者的“梦想加油站”

在青少年之家里,一台将近一人高的智能终端机十分显眼,这是莆田团市委开发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自助一体机。打开之后,一项青年创业帮扶功能格外引人注目——通过这一功能,创业青年遇到资金难题时可以申请“助青贷”贷款。

西天尾镇林峰村80后创业青年林智敏就是一位受益者。林峰村原本是畜禽养殖大村,2010年莆田市开展全市范围的畜禽养殖整治后,养殖户们面临着转型压力。恰在此时,林智敏开始谋划创业,看到村里有了空闲劳动力,他决定以兰花盆栽作为创业项目,带动养殖户从花卉种植中重新致富。“我们成立了大幸福花卉种植合作社,从漳州花卉基地引进了50多个兰花品种。”然而,由于农业项目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林智敏。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林智敏在自主一体机中填写了贷款需求。镇团委的工作人员很快联系到他,指导他填写资料向“助青贷”项目申请贷款——这是莆田团市委与莆田市农商银行联合推出的扶持青年创业专属贷款,团组织推荐后,无需抵押,即可贷款,破解了创业者普遍缺乏抵押物的融资难题。

“我顺利申请到了额度最高的20万元贷款。”林智敏说,拿到这笔贷款后,他筹划已久的兰花种植大棚马上建了起来,如今,村里已有七八户农民跟着他一起,从花卉种植中找到了转型出路。

目前,该镇共有11位创业青年得到“助青贷”的帮助,成功申请贷款175万元。此外,另一个为创业青年准备的“青苗卡”项目,共向镇上57位青年发放贷款420万元。“青少年之家就像是创业梦想的‘加油站’!”林智敏感激地说。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1-21湖里区青少年普法做到“实、活、新”
  • 2016-01-20“圆梦微心愿·我来帮实现”——武平团县委迎新春青少年“微心愿”认领活动启动
  • 2016-01-08武平法制宣讲进校园 教育警醒青少年
  • 2016-01-06厦门市思明区启正仁安青少年服务中心开馆
  • 2015-12-29湖里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新大楼正式启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