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热点新闻 > 正文
厦门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 闽南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http://wmf.fjsen.com 2016-01-20 09:46:36 来源:厦门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木偶戏传承人黄亚水走进杏南中学,手把手教孩子们玩起木偶戏。

集美文艺讲堂举办“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图为歌仔说唱传承人张月萍为双塔小学的孩子们上课。

答嘴鼓、木偶戏、南音、荷叶说唱等表演形式是闽南民间曲艺的宝贵遗产,这些口耳相传的艺术要继续保持“生命力”,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

为了解决地方传统文艺人才“断层”问题,让闽南戏曲得以一代代保护、传承下去,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地——集美开始在辖区中小学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为青少年搭建走进、学习地方戏曲的平台,也为更多师生、家庭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之美”的窗户。

1月19日,在双塔小学,集美区中小学“闽南戏曲示范点”授牌仪式正式举行,集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区文联等单位分别在8所学校设立“示范点”,推广答嘴鼓、南音、歌仔戏、歌仔说唱、荷叶说唱等传统曲艺。

>>搭建平台

让青少年了解学习传统曲艺

具体来说,集美区将在厦门一中集美分校、上塘中学、后溪中心小学开设“闽南戏曲(答嘴鼓)示范点”;在杏南中学开设“闽南戏曲(木偶戏)示范点”;集美小学开设“闽南戏曲(南音)示范点”;滨水学校开设“闽南戏曲(歌仔戏)示范点”;在双塔小学开设“闽南戏曲(歌仔说唱)示范点”;在康城小学开设“闽南戏曲(荷叶说唱)示范点”。

据介绍,这些学校今后将以戏曲社团、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示范点活动,“原则上每学年二期、每周一课”。示范点工作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统筹协调;区文联各艺术家协会将对示范点开展业务指导,选调懂教学、专业强的老师参加教学,为示范点学生提供参赛、表演机会。

事实上,此前,集美的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了答嘴鼓、荷叶说唱等课程或兴趣班,此次“示范点”的正式设立,将进一步推动闽南传统文艺教育在中小学的“常态化”,起到“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

去年,集美还借助“文艺讲堂”举办“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邀请陈清平、黄亚水、张月萍等曲艺家与师生互动,以生动的表演,向孩子们展示答嘴鼓、木偶戏、歌仔戏的魅力。

>>挖掘“好苗”

非物遗传承人深入校园授课

昨天的授牌仪式上,木偶戏艺人黄月娇,答嘴鼓艺术家蔡绍琪,歌仔戏传承人张月萍等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来到现场,能在更多青少年中推广传统文化,并从中挖掘“好苗子”,让老艺人们倍感高兴。

“ 木偶戏不好学,既要看剧本,又要记动作,但是孩子们都学得很用功,上台表演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从小跟着父亲黄亚水各地跑戏台的木偶戏传承人黄月娇在杏南中学教了一段时间的课,她发现有不少孩子喜欢这项传统曲艺。

来自各学校的老师们,也纷纷就如何更好地进行”示范点”建设提出看法和建议。集美小学在去年5月就启动了南音培训班,每周开一节课,由厦门市南乐团成员授课,负责老师说,今后对闽南戏曲的推广不仅停留在社团和兴趣班,还要走进课堂,“这就需要在师资、教材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在九成以上生源为外口子女的滨水小学,就连说闽南话的学生都很少,又如何教孩子们学习闽南戏曲呢?相关负责老师说,我们将从“潜移默化”做起,比如组织学生参观乡村的社戏表演,带他们身处其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戏曲作为一个表演门类,需要展示的舞台作为发展土壤。 集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国治表示,今后每年计划开展一两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舞台,并设立奖励机制,带动闽南戏曲的学习、推广氛围。(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12-30莆仙戏《春草闯堂》选段入选新年戏曲晚会
  • 2015-12-25涵江创新载体开展“莆仙戏曲进校园”
  • 2015-12-17芗剧锦歌木偶剧本土潮剧歌仔戏 漳州7个戏曲项目获得专项资金资助
  • 2015-12-17漳州7个地方戏曲项目获得专项资金资助
  • 2015-09-28沙县以传统戏曲小腔戏喜迎佳节(图)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