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玉正用绘本给孩子们讲故事。
4日,漳州市漳浦县杜浔镇近城小学的课堂上,陈美玉给老师们讲了个故事:广西田东县丰马村小学地处大石山区,那里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从小不会说话,却好动蹿。上个学期,学校获赠两批儿童读物。从此,这个孩子变了,经常安静地捧着自己最爱的《咕噜咕噜转》抑扬顿挫地诵读着。他的老师们把这归结为“阅读的力量”。
陈美玉是厦门本土公益组织“担当者行动”的专职工作人员。2009年,她和一帮信奉“阅读的力量”的志愿者,共同启动了“班班有个图书角”计划,致力于改变乡村阅读旧貌,让阅读改变乡村孩子的生活。6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福建、四川、云南等24个省份的77所乡村小学,参与建立7330个图书角。当天,他们携手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为杜浔镇的后姚小学、近城小学送去了图书角。
乡村孩子们的阅读之忧
陈美玉是“班班有个图书角”的元老级人物。2009年,她跟随团队赴四川捐建了首个图书角。而在那之前的3年间,“担当者行动”在福建霞浦县、湖南汨罗市、重庆彭水县三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乡村基础教育调查。
“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适合各年级孩子阅读的课外读物,很多孩子除了教科书,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部分学校虽有图书室,但开放时间少,图书利用率低。”陈美玉说,近10年后的今天,乡村学生的阅读现状依然严峻。
以杜浔镇为例。当地共有16所乡村完小和教学点。负责图书管理工作的老师余小东表示,除了中心校与范阳小学配备了标准化图书馆外,其他小学都只有一间简陋的图书室。“我们发动孩子们捐出家里多余的书籍,才建起了校图书室。”他说。
林晓梅是后姚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带着记者参观了该校的图书室。尽管该图书室有1000多本书籍,但要么是作文选集、好词好句等教辅书,要么是不适合小学生的读物。
“《取名文化》《择吉文化》《酒文化》《杀人疾病全纪录》……这些书连我自己都读不下去,更别说小学生了。”林晓梅坦言,“很多孩子除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外,就没有读过更多的课外书了。由于课外阅读的缺乏,加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乡村大多孩子视野较窄。”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担当者行动”启动了“班班有个图书角”助学项目。项目目标是,在缺乏课外图书的乡村学校的每个班级,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图书角。杜浔镇的两所学校是最近的受益者。
11月26日,“担当者行动”联合厦门建发,在网上发起众筹。“我们采用1∶1配捐的方式,即公众筹措多少资金,企业也追加等额的资金,目的是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阅读公益。”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总经理杨璇表示,他们计划在一个月内筹款35万元,为福建、湖南等地的6800多个学生,捐建206个图书角。按照计划,这个月底前,杜浔镇的16所小学都将成为受益者。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