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优秀作文、作品 > 正文
[我的家风]刁恩影:我在优良家风熏陶下成长
http://wmf.fjsen.com 2015-11-17 15:55:05 刁恩影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我来说两句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部一年二班 刁恩影

中国未成年人网配图

一、妈妈的勤劳影响着我

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自小对我的教育就非常严格。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的文明礼仪就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见到长辈必须要问好,所以在亲戚朋友的眼中我一直都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

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总是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在她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开始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扫地,铺铺床,整理一下沙发,擦擦家具和地面等家务。但妈妈从来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会夸奖一下孩子或给点小奖励。而她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只会对我严厉地说,做事情就要一丝不苟,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做。所以现在我打扫卫生从不留死角。收拾东西的时候不能说给谁谁做什么,例如:给妈妈扫扫地,给爸爸倒杯水。因为妈妈说,你这不是给谁做什么,这是你自己的家是你应该做的。妈妈也从来不不许我因为帮助大人,而获取奖励,她说小孩不许留一些坏毛病,做什么都要回报。就帮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从来都不会想起他的孩子一样能得到跑道费,即使给我钱我也不要,妈妈是不许的,她说你只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应该和大人索取报酬。所以我跑到从来都不要跑道费,大人们总夸我懂事,说我妈妈教育的好。但我身边的小朋友却不这么认为,总说我“装什么”,想要就要,得到的钱还可以买好吃的,当时的我有一句口头禅,那就是“你们不懂”,呵呵!和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从不说脏话,不做讨人厌的事,每每见到大人时,都会主动问候一声。每次都会听到赞美的话语。而小朋友却又会说“装什么”。而我却会有说一句,老气横秋的“你们不懂”。其实我还是很羡慕他们的,总觉得他们都很轻松快乐,还有父母的溺爱。我的心里其实清楚,爸爸妈妈不是不溺爱我,他们只是希望我成才罢了,对我的要求也是及其苛刻。

二、爸爸的严爱助我成长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一直使我记忆优深。那是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和爸爸发生了口角,具体因为什么我以记不太清楚了。但我却对爸爸说了粗话,爸爸楞了一下,随后变严厉对我说你说谁呢?我便大声对他说,说你呢?妈妈闻声过来,特别生气,让我跪在地上,虽然心里不服气,但还是跪在了地上。虽是夏天,但因为瓷砖的地面,地上却是极凉的,使我浑身一哆嗦。脚又凉又麻的,心理及其不平衡,但当我看到爸爸伤心的面孔时,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爸爸从小就对我及其的宠爱,从来都不忍打我一下。而我却和他暴粗口,心里难受极了,我哭了,对着爸爸道歉,爸爸心疼了让我起来。妈妈却说不许,让他长长记性。那时的我虽然小,可脾气却是倔强的。爸爸怎么说我也不起来,直到半夜妈妈心疼了拉我起来,我也不起来,直到腿软扒在地上才上床睡觉。第二天起床,膝盖肿的,青青的。从那以后我从来都不和父母大声叫喊,说脏话。

三、心灵深处的震撼之父之严爱

七岁的时候,放暑假去乡下的奶奶家,在我眼中,奶奶对爸爸没有对姑姑的疼爱,也没有对叔叔的溺爱,爷爷对爸爸也是及其的冷淡。也顺便带着我,和爷爷奶奶不是特别的亲密我,我就问爸爸,爷爷奶奶对你这么冷淡,为什么还总是回来看他们的冷脸呢?爸爸却严厉的对我说,不许这么说话,父母生你养你恩情比天大。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始终看到的是爷爷奶奶对爸爸严厉的慈爱,爸爸始终对爷爷奶奶非常的孝敬,每逢佳节总是会早早的准备好礼物,送到爷爷奶奶家里去。爸爸如今已经40多岁的人了,可在爷爷面前却始终小心翼翼像一个怕做错事的孩子,爷爷脾气大,经常训斥爸爸,爸爸每次都地欣然接受,始终非常尊敬。

随着时间慢慢长流,我渐渐长大,有许多事都想得明白了。所以我从来都不和爸爸妈妈大声叫喊,顶撞,发脾气。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一下父母的心情,不能让他们伤心。即使父母有错,也只能耐心的劝导解释。古人云:“诗经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父母生我养我,对我呵护备至,他们的爱如天一般。而我们对父母的回报确如一粒尘埃。所以作为儿女的我们要对父母关爱有加因为,父母生养之恩比天大!

在父母的引领下,在爸爸妈妈的严格教导下。我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孝敬长辈,尊敬师长,文明礼貌优良的家风,至今让我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