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热点图片 > 正文
为孩子搭个“认真玩”的舞台
首届海峡两岸儿童戏剧艺术节拉开大幕
http://wmf.fjsen.com 2015-04-28 10:25:07 谢海潮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云小弟和太阳

  合影

  猫仔王显神威

  小老鼠的可爱造型

东南网4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海潮 文/图)闽南一带有“正月初三早上床”的习俗,据说当晚是“老鼠娶新娘”的吉时,基于万物有灵的理念,为成全老鼠的好事,人们要早早上床睡觉……

4月25日,取材于民间故事“老鼠招亲”的新派儿童剧《老鼠招亲记》,作为首届海峡两岸儿童戏剧艺术节开幕大戏,在福州大戏院献演。活动主办方为中华文化促进会与福建日报社,由福建日报新闻发展有限公司及上海瑞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让传统故事回归童年

鼠老爹嫁女抛绣球,猫仔王冲出喜事黄。鼠老爹想找个“最强”的女婿当靠山,于是入围者一场混战,云小弟遮住太阳先生,风大侠吹走云小弟,围墙斗士挡住风大侠,鼠小子给墙打了洞……

“我们不但应该肯定别人,更要肯定自己。”执导这出戏的台湾儿童戏剧著名导演李明华,认为中国民间流传下许多古老而睿智的故事,“老鼠招亲”就是其中一个。她想借用这个故事,向新生代儿童表达“自信、勇敢”的主题。

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丰实厚重,但时下的情境并不乐观,屁大的孩子都闹着玩平板、手机之类高科技产品,睡前故事少不了“白雪公主”这些舶来物。传统文化的空间被挤占,厚德何以载物?三个月前,当各路记者还在竞猜开幕大戏花落谁家时,胡晓芬以艺术节工作委员会执行总监的身份,用“绝对经典,暂且保密”的辞令卖关子。《老鼠招亲记》的首演揭开谜底,主办方的考量隐然可现。

民间故事窘迫若此,京剧国粹也面临转型期阵痛。出人意料的是,《老鼠招亲记》偏偏将“同病相怜”的两者作混搭。

“从现代人的思维和社会环境看,以京剧原先的表现手法实在很难让大部分人接受。” 但李明华相信,“京戏里的精气神可以感染小观众。”《老鼠招亲记》在这方面作了探索,如选择京戏的锣鼓点配乐,听着俏皮又紧凑,跟剧情和现场小朋友的情绪很搭。

左手按门板,右手拉门插关,然后双手往里拉门再两手向左右分门,最后迈左脚出门……一开场,两只小老鼠教台下的小观众如何虚拟“开门”。啥叫“京剧表演程式化”,孩子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若有所得。

剧中半数以上的演员来自中国戏曲学院,虽说没有吊嗓子的唱腔,但耍大旗、侧手翻,马鞭一端,走过万水千山,丰富的肢体语言颇能迎合孩子好动的天性。“小白菜,地里黄”、“年初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娶新娘”,可爱童谣也来助兴。“没有什么比用中国式的手法来演出中国故事更加贴切的了。”李明华说,古老传说一经现代演绎,原来这个故事也可以讲得这么好听,新生代的孩子就能读懂属于自己的血缘文化。

戏剧艺术并非高不可攀

一出戏75分钟,邻座的妈妈担心女儿耐不住性子,但女儿安静地看下来,连“抬花轿”不见真轿子这样的虚拟动作也看得津津有味,等到所有小老鼠出来说“再见”才肯离席。第一次带女儿进剧场看儿童剧,妈妈不确定这给女儿今后的人生带来多大影响,但确信“这场戏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天”。

《老鼠招亲记》首演的次日,李明华来到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就“台湾儿童剧的昨天与今天”,给福建的家长们上了两个多小时的课。当前台湾儿童剧的运作模式,已由政府补助、商业运作、民间支持、教育整合等多维度构成,“妈妈们纷纷参与推广”功不可没。以亲历者的眼光看,李明华认为戏剧方法并非高深不可触碰,其实也是一种亲子游戏活动,在互动中探寻新模式。

眼下的儿童剧大多缺乏吸引力,李明华认为一大原因是“从成人的角度来排演”。《老鼠招亲记》成功之处在于“做儿童自己的戏剧”,在台湾每次排演前,李明华会跟团队做问卷调查,根据儿童的“故事新思维”进行重新编排。在大陆,还发起了走入学校、幼儿园,搞故事接龙、给老鼠起名字等创新之举。

本届艺术节是国内第一个以“海峡两岸”为主体,邀请世界经典儿童剧联合参演的文艺品牌活动。作为两岸联袂打造的力作,《老鼠招亲记》自然备受关注。作为昔日的台湾鞋子儿童实验剧团团长、现在的北京动动鞋子儿童剧团团长,李明华在开幕式上用闽南话大呼“大家好”,以表达自己来福州“兴奋,还是兴奋”的幸福感。她说,此次两岸的合作源于对儿童事业的热爱和对于儿童成长的关注。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给《老鼠招亲记》的编排带来不少启发。李明华强调:我们的戏剧既要起到教育的作用,又要让孩子感到身心愉悦。如何将两者结合,找到其中的平衡,值得大人们花费心思。

为什么要带孩子进剧场

4月26日,除了李明华上午的演讲之外,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下午还有一场关于“莎士比亚剧作与英国教育”的英语讲座。主讲嘉宾格雷夫斯先生是位“老戏骨”,曾在英国贵族寄宿学校度过少年时代,现为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艺术总监。

4月25日至6月25日,精彩纷呈的剧目会在全省展演,艺术节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儿童剧”。其间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邀请知名戏剧人、戏剧教育工作者,面向家长孩子开展一系列戏剧教育活动,讲座、工作坊、分享会等形式不一。

“艺术节不能仅仅成为一时的热闹娱乐。” 艺术节工作委员会主任王瑞宁说,活动突出公益性与服务性,之所以推出教育单元,就是为了能吸引更多人群关注戏剧教育质量的深远意义。

郝燕是艺术节的总策划,职业轨迹从娱乐文化经纪人到全职妈妈,再创业成为儿童戏剧和舞台节目的制作人,这番经历让她的“玩是最好的教养”观点更具说服力。就“儿童文化产品的选择”问题,郝燕近期已在榕城开讲两次。

到场家长问,看舞台剧跟看影视作品有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是戏剧可以互动。台下观众和台上演员的互动,带来了一种现场感。” 郝燕认为,戏剧首先是一个娱乐活动、社交活动,孩子因此能够介入一个人群,看到其他人群的反应,这是单纯看电视、故事书所无法带来的人生体验。

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让家长揪心。郝燕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足够的快乐”,如果孩子无法和家人或者伙伴一同玩耍,他们就会到电子游戏的世界里寻找满足。这不是孩子本身的错,而是家长的教育存在问题。

不要再抱怨“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玩”,郝燕教家长们抓紧零碎的时间作有效的陪伴,比如用丝巾这样随手可得的小玩意,给孩子变变魔术。“不同年龄的孩子,玩的内容和习惯是不一样的。”郝燕说,孩子到了七八岁,家长可以陪他们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比如编故事、自创儿歌、编舞蹈等。

艺术节的配套活动,有儿童绘本剧大赛这一板块。早些年,一些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多阅读,自己把绘本故事编成小剧进行表演。近年来,全国多地的阅读推广组织和家长社团都在尝试这种形式。除了有上台“秀”一次的机会,王瑞宁希望家长孩子还能在参加绘本剧大赛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大家都能“玩得很认真”。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