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百戏之祖罗卷戏
http://wmf.fjsen.com 2014-11-26 16:16:47 来源:中国戏剧网    我来说两句

“咚将--咚将--得儿咚将--",一阵铙钹响,几声咿呀腔,男女老幼就搬着小凳扶将着赶过来了。待大家稍稍坐定,一记锣声"咣--",台下观众便一个个屏息凝视,随着剧情,大家或喜或怒或怨,或击腿,或扼腕,有的还随鼓板哼上几声。到精彩处,台上铙镲声声紧,台下掌声阵阵高,演员、观众共同陶醉在一个奇异的世界里……这就是罗卷戏曾经的魅力。

罗卷戏俗称喇叭戏,是由"罗戏"和"卷戏"这两个中州大地的古老剧种融合而成的。罗戏和卷戏能融为一体的原因之一,是其唱调多同是宫调式,间或有徵调式,音域在中音3到高音1之间。其唱腔粗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典型的北方戏曲音乐风格。罗戏和卷戏的发源时间与发祥地都无从可考,从当前可以见到的史料中我们仅能看到罗卷戏演出的一些情况。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一些史料资料考证,罗戏在康熙年间曾经很兴盛,群众对它们非常喜爱。但清末开始走向衰落,民国时期仅有几地在流行,至1949年,锣戏已经没有职业班社。

据记载,罗卷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四百出,多以反映历史故事的"袍带戏"居多,也有少量的以民间生活故事为内容的小戏。随着罗卷戏走向衰落,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唱腔音乐曲牌也随之失传。目前知名的只有几十出,这一艺苑奇葩正濒临消亡的边缘。

有关专家认为,罗卷戏是百戏之祖。锣戏源于"傩"或"傩戏",是由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或举行酬神还愿仪式演变而来的古老戏曲剧种;卷戏据传开初是庙中老道士所演唱的经文,因为经文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卷戏"。剧传都是讲"二十四孝"的传统故事、庙里墙壁上画的"显功"故事、佛教和尚们念的经文,还有"傩"戏中斩鬼驱邪的情节,以此教化善男信女们弃恶扬善,如《铡美案》、《南阳关》、《李子精临凡》、《朱洪武吊孝》、《龙抓熊氏女》、《刘金定下南唐》、《花打朝》、《四圣归天》等。

罗卷戏的行当很有特色,首先是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各行当表演从不同角度把武术、杂技、狮舞、竹马、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吸收到剧种里来。武打戏粗犷、奔放、真实,用的全是真刀真枪,开打时不但"当当"有声,而且火花飞射,具有独特风格。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