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在中国的八千个春与秋
玉器、青铜器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演变,中国人至今仍有爱玉的风尚,这种信念和喜爱除了源于玉的美感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化。
在传统概念中玉就是美丽的石头,刘斌引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前人对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内涵:“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玉器在中国有着八千年以上不间断的历史,经历了从装饰到礼器,从道德人格化再到世俗的过程。因此,探究几千年的玉器的历史,可以说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刘斌,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长。他曾主持发掘了浙江海宁荷叶地、海宁佘墩庙、余杭汇观山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2007年主持良渚遗址的钻探调查,发现了良渚古城。主要著作有《南河滨─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及《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纵论》。
当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玉蚷。“至距今6000年左右,玉蚷这一具有观念形态的代表性的玉器逐渐失去其唯一性的地位,取而代之的首先是玉璜(见图一),继而生成了玉镯、玉钺等许多新的玉器种类。玉璜是贵族女性的象征物,男性的墓葬是没有出土的。”刘斌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解说。
其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进入到中期后,也就是距今5000年左右,各个文化圈的内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统一,这时期的信仰慢慢形成各自独立的内向的倾向,玉器等代表观念和权力的器物走向系统化和礼制化,而信仰的形式从原来的抽象化形体概念发展成较具象的偶像概念;从原来的自然与动物的崇拜走向人性化或人格化的神的崇拜。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