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玉器在中国的八千个春与秋
http://wmf.fjsen.com 2014-11-26 16:16:31 来源:一元一国学    我来说两句

玉器、青铜器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演变,中国人至今仍有爱玉的风尚,这种信念和喜爱除了源于玉的美感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化。

在传统概念中玉就是美丽的石头,刘斌引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前人对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内涵:“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玉器在中国有着八千年以上不间断的历史,经历了从装饰到礼器,从道德人格化再到世俗的过程。因此,探究几千年的玉器的历史,可以说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刘斌,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长。他曾主持发掘了浙江海宁荷叶地、海宁佘墩庙、余杭汇观山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2007年主持良渚遗址的钻探调查,发现了良渚古城。主要著作有《南河滨─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及《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纵论》。

当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玉蚷。“至距今6000年左右,玉蚷这一具有观念形态的代表性的玉器逐渐失去其唯一性的地位,取而代之的首先是玉璜(见图一),继而生成了玉镯、玉钺等许多新的玉器种类。玉璜是贵族女性的象征物,男性的墓葬是没有出土的。”刘斌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解说。

其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进入到中期后,也就是距今5000年左右,各个文化圈的内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统一,这时期的信仰慢慢形成各自独立的内向的倾向,玉器等代表观念和权力的器物走向系统化和礼制化,而信仰的形式从原来的抽象化形体概念发展成较具象的偶像概念;从原来的自然与动物的崇拜走向人性化或人格化的神的崇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