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日,是各大中小学举行开学的日子。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有开学仪式或“开学典礼”吗?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太学和国子监是古代的大学吗
木文南
太学和国子监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大学。对于太学,《辞海》称,“其名始于西周”。《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道。”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太学建立之始。东汉太学大为发展,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设,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也就是说,太学和国子监都只是“相当于”古代的大学。其实,国子监除了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学院”,还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则为古代的中央官学,太学和大学尽管只有“一点”之差,但就办学宗旨、教授内容、学员学制等方面而言,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中国古代大学可以说是从太学到国子监逐渐发展的,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遂在京师长安首设太学,太学也是历史上第一座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隋炀帝时,太学改为国子监,但国子监内还同时设太学。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且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到元、明、清三代开始,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国子监既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教育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
如今大学的概念是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提供教学以及研究条件并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学者的。但太学和国子监是古代封建政权培养精通儒家经典官吏的,学生毕业即可步入仕途,因而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之说。此外,所学课程也迥然有异。太学中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太学所关注的只是人文领域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他自然科学和医学等专业并未涉及。太学的学生被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东汉时还有“诸生”、“游士”,西晋时有“礼生”、“寄学”、“散生”、“弟子”等称呼;国子监的学生则都叫“监生”。明代监生分为四类,称作四监;清代分为十类,称为六贡四监。明清规定,只有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吏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