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造字方式,给予先民一种“智通天地、道洽人文”的强烈暗示
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门类,与诗、画等一起成为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
书法的形式法则和审美观念,充满着辩证精神和人文观念
编者按
艺术,是开放在人类精神家园的绮丽花朵,是人类思维与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她是美好的,能在惊鸿一瞥间激发人们的审美体验与精神愉悦;她更是智慧的,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开启观者的思想之门。书法的气象万千,绘画的气韵生动,诗词的隽永凝练,曲艺的鲜活传神……每个门类,都是在悠久历史中伴着社会演进的脚步成长起来的,凝结着创造者的奇思妙想,也激发着观赏者的万千灵感;诉说着自己的个性化存在,也滴水藏海地映现出一个大时代的文明缩影。从本期起,本版陆续推出一批文章,分门别类地加以阐析,和大家共同品味艺术之美、探寻艺术之智。
据我国古代传说,黄帝时有史官名仓颉,长着四只眼睛,通过观察自然而创造汉字,其时“天雨粟,鬼夜哭”,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这当然不是真的,却至少说明两点:第一,汉字的造字方式,如“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指事、“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形声、“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的会意等,给予先民一种“智通天地、道洽人文”的强烈暗示。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第一部汉字字典),就把汉字解释为人们认识社会和理解自然的一个体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也认为汉字传达“天地圣人之意”,并解释汉字创生的意义说:“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第二,或许因为第一点之故,人们对汉字深怀敬畏之情,并且延续了很长时间,清朝小说里告诫世人“敬惜字纸”,否则来世可能被罚为盲人。这反映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心理。据前辈学者回忆,解放前在山东等地的公共场所,常常贴有“敬惜字纸”的字样,可见这并非虚言,而是现实存在的。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以统一全国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并没有与之相类似的“言同声”的政策。为什么?同声难,同文易。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而以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却很难具备这一优势。因此,不论发音差异多大,只要识别出汉字字形,就可能领悟其意义。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者闽南、台湾,用方言交流很困难,然而只要写出字形,就基本没有障碍了。汉字可以记录言语,却又超越言语乃至时空,极有助于以文化育天下的伟业。我国方言众多,然而地无分南北,时不论古今,文化主脉,千秋一系,沛然而下,浩浩如江河,至今不衰,汉字之功可谓大矣!
立形见意,其“形”必然复杂:点画种类以十计,部首数量以百计,单字总数以万计。但复杂而不紊乱,殷商时期的数千单字就已基本形成体系。此后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最终凝定为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其中有古(篆)、今(隶、草、行、楷)之分,又有主流字体(篆、隶、楷)和辅助字体(草、行)之别。古今、主辅之间,看似差异很大,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大多数单字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以及演变理路。今文字中,隶、楷、行虽然已经失去“视而可识”等直接摹写自然而来的形体特点,但大多数合体字仍保持以部首统领事物类别等方式,存在“察而见意”的可能。许多部首如“水(氵)”、“手(扌)”、“草(艹)”等所属之字,读者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只要知道部首的意义,仍可大致判断其物类归属。即使是形体变异最多的草书(特别是狂草),许多常用部首和字形也还是有迹可循的,因而历代流传至今的草书字迹,大多数都可以识读。
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为汉语文学的一些独特体裁和手法奠定了基础。以骈文、对联等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语句对称,不仅音美、义美,而且排列形式也非常美观,至今很难找到相应的外文表现形式。一些具体的文学创作技巧,更是直接依托于汉字字形,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下联都以“火、金、水、土、木”为部首,“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将“破”“枯”拆解为“石皮”“古木”。
立形见意,使得汉字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字形体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现在普遍使用的人称代词“她”以及许多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都是古代所无而近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新造字要求谨慎,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字的主要呈现方式无非是刻、铸或写等,以写为主。汉字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汉字在视觉形式上具有两个潜在的特点:一是基本合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二是可塑性强。前者利于实用,后者利于创造,巧妙集于一身,再加上毛笔等特殊工具,于是形成了文字书写中的一个“例外”——书法艺术。这是汉字在记录言语和传播信息的功能之外滋养出的一朵极其绚烂的艺术之花,不仅与诗、画等一起成为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更堪称世界艺术之林中独一无二的奇葩。
书法以简单的毛笔和墨汁,在纸上塑造点画和字形,看似极为简约,却又发展出极为复杂的技巧。其形式法则和审美观念,充满着辩证精神——“虚实”“开合”“迟速”“曲直”等等,而且包含着许多自然和人文观念——“天覆”“地载”“揖让”“进退”等等。于是,人们在解读其意蕴时,角度几乎无所不及,上通天道,中达人文,下推物理,可谓“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高远玄妙而又幽微隐约。
这样的书写,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朝廷官府的公文、亭台楼阁的联匾、名山胜境的摩崖、庙宇冢墓的碑志……乃至朋友之间往来的尺牍,都成为呈现汉字之美的契机。于是乎,甲骨刻工、金文铸匠、汉碑刻手,虽不知名,而技艺之精湛,殊不逊色于后代大师。汉末魏晋以后,名家辈出,汉魏称四贤(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则有欧虞颜柳、颠张醉素,两宋有苏黄米蔡……他们所创造的一件件作品,遍布于生活的各种领域,超越了文字基本功能,而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珍品,熠耀于中华文化历史的长河。几乎每一处山川,都能看到许多题署,掩映于烟霞树木之中,为你襄赞景致的华美;几乎每一座园林,都能看到匾额对联,悬挂于廊柱屋宇之间,为你阐释人生或自然的境界;几乎每一家博物馆,都能看到前贤精美的作品,为你展现文化的典雅……面对这些,你不能不由衷感叹:多么富于智慧的创造啊!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会在中国的影响下发展出本国书法艺术(日本叫书道,韩国称书艺)?为什么毕加索会自称如果生在中国他将会是一个书法家?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把书法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为什么教育部会在2011年将书法课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归根结底,理由都是:超越一般文字书写行为的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门类。
印刷术发明之后,宋元雕版工匠以书法名家风格为蓝本,把几千年发展而成的汉字字形之美和书法艺术之光,发展为宋体、仿宋、楷体等多种雕版印刷体,并印制了大量美轮美奂的版刻书籍。这些书籍现在都已经是绝世珍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甚至为此举办“书法与古籍”特展,揭示雕版印刷字样与书法艺术的密切关系。
遗憾的是,近代以来汉字蒙受了近百年的奇冤,先是被指责为国家衰落的罪魁,后又被指责为不适应信息技术。但是,以王选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彻底击破了这些指责。汉字从此驰骋于信息技术之海,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文字,甚至还有过之。
有理由相信,伴随全球范围内汉语热的兴起,汉字以其充满智慧的身形,直挂云帆,负载深厚的中华文化,终将普济四海,通达五洲。
(叶培贵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