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电视上热播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吸引了很多中小学生参与。而且,由于比赛中听写的诸如瓮牖绳枢、斫轮老手、龙骧虎峙、俟河之清等成语连许多成年人都提笔忘字,因而也引发了人们对“汉字危机”话题的广泛关注。其实,还有很多词语,历经岁月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乌焉成马,与原来的字词已有天差地别。
“乌焉成马”源自古语中的“字经三写,乌焉成马”,意即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文字经过多次转抄,很容易传写出错。比喻事经辗转,易出讹谬。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词语被“乌焉成马”、改变了原有的味道?
“蛛丝马迹”与“马”没有丝毫关系
成语“蛛丝马迹”,很多人耳熟能详,其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意思是说,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可是,却有不少人望文生义,将其误解为人们所骑之马,认为 “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也称“马迹”为“马蹄的痕迹”。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 “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灶马!
“灶马”学名“突灶螽”,昆虫纲,直翅目,蟋螽科。体粗短,长约20毫米,暗褐色或污白色且有麻点暗纹,后足发达,能跳跃。穴居,常群居暗湿处,是屋内灶前常见的昆虫。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促织”即蟋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上将“灶马”简称为“马”。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虫三》中也有关于灶马的记载:“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这些都说明了灶马的生活习性是经常活动于灶台之上。灶马在灶台上爬行之时,常会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这种痕迹便是“马迹”。又因它与细微的蜘蛛丝一样让人难以辨识,于是人们便将二者等同起来,并称为“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一词最早见于清代王家贲的《别雅序》中:“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由于灶马是一种昆虫,所以“蛛丝马迹”又常写做“蛛丝虫迹”,如清代夏敬渠所著《野叟曝言》七十九回中就有“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之句。此外,灶马还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灶马“干燥全虫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拔刺消肿之功。”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