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数字入诗韵味添
http://wmf.fjsen.com 2014-11-26 15:33:19 来源:国学网    我来说两句

以数字入诗叙事抒情,亲切感人

数字入诗用来叙事抒情,使得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更加亲切感人。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数字情诗,历代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爱情诗中的经典。卓文君新婚不久,丈夫司马相如便别她赴长安做官。哪知丈夫地位一变,奢念顿生,既期纳妾,又欲休妻。可痴情的卓文君却朝思暮想,等待丈夫的万金家书,谁知五年后,等来的却是丈夫派人送来的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明白丈夫的意思,家书中无“亿”即表示丈夫已经无“意”了。她感慨万千,马上提笔疾书,把司马相如带来的十三个数字嵌入诗信中:

一别之后,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链环从中锉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作女来我作男。

诗中数字用法巧妙,从“一”写到“万”,又从“万”写到“一”,既表明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又寄寓着对夫君的期盼。可谓峰回路转,情切切,意绵绵,泪涟涟,思万千。司马相如读了妻子的诗信,深深被卓文君的忠贞品质所感动,回顾往事,他羞愧万分,于是火速将卓文君接到京城,从此两人相敬如宾。又如张祜《宫词》中: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中每一句都嵌着一个数字,句句用数字来表达宫女繁复的哀怨之情。数词的运用使得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前半首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三千里”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表现其深浓的恋乡情结;“二十年”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表现其在森严的皇宫虚度二十年,无异于活着的死人。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的悲惨。后半首转写怨情,“一声”写唱歌,“双泪”写泣下。“一声”和“双泪”对举,写出了宫女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这类引入数字用以叙事抒情的诗也不胜枚举。如李白《秋浦歌》诗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的头两句劈空而来,“白发三千丈”?简直匪夷所思。但是读到下句,方才明白,因愁而生白发,这白发使无形之愁有形化,仿佛可触可感。诗的后两句道出愁的渊源:“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作者一照镜子才大吃一惊,自己只不过五十多岁,但已老态龙钟了,早年的雄心壮志已无法实现了,不免自叹岁月蹉跎,这一切悲愤和愁苦便是首句白发“三千”的根源,可见数字为诗作增加的艺术魅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