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数字入诗韵味添
http://wmf.fjsen.com 2014-11-26 15:33:19 来源:国学网    我来说两句

汉字数字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百、千、万,看来简简单单,枯燥乏味,可被诗人巧妙地运用到诗作中,采用夸张、重叠、铺垫等手法,或写景状物,或抒发情感,或刻画人物,却能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使作品骤增神韵,妙趣别具,平添许多艺术魅力。

以数字入诗写景状物,鲜明生动

数字入诗用来写景状物,使得所写之景所状之物更加鲜明生动。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这首即景小诗,写出了诗人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所感受的轻松愉快。在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两”、“一”、“千”、“万”四个数字,以一幅幅看似独立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首句写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丛中婉转歌唱。“两个”黄鹂为一对,是雌雄双栖,所以和鸣相亲,仿佛是美妙和谐的音乐,传达出闲适自得的心情,激起人们无穷的遐想。次句写“一行”白鹭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天空的碧蓝连着江水的碧蓝,在这个浑成的境界中,“一行”白鹭上上下下,来来去去,点缀其间,充满无穷的生活情趣。前两句中数字的运用再加上“黄”“ 翠”“ 白”“青”的色彩描绘,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色彩绚丽的图画。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千秋的积雪,表明时间的漫长。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第四句写从门前俯视江面,可见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即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安史之乱平定后,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后两句中“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开阔!

又如柳宗元的名篇《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为一首独立的山水诗,由于巧用数字,使得它格外隽美。“千山”“万径”描绘了一个空廓寥落的茫茫雪原,这样的寂灭沉默,凸显了“舟”“翁”之“孤”之“独”,强化了主人公凛然不可侵犯的强大的生命意志与激情。如果没有“千”、“万”两字,“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再就是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本来都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放在“千山”和“万径”的后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妙用数字写景状物的诗作,在我国古代诗歌文化宝库中,可谓俯拾皆是。如王建《古谣》诗云:

一东一西垅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诗中“一”这个数字运用自如地被嵌入诗中八次,实际是以一种数学语言,寓世事与人生哲理于写景状物之中。宋代邵雍五言绝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二十字的一首小诗,诗人却巧妙地把“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嵌入其中,勾勒出一幅清新别致的田园风景画,把江南小镇的景色,活脱脱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作者信手拈来,数字列举由小到大,使人联想到雪花纷纷扬扬,与芦花融成一片的景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