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热点图片 > 正文
坚持特色办学,乡村小学成香饽饽
http://wmf.fjsen.com 2014-05-09 09:16  薛希惠 程枝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学校吸引了不少外地学生,一些家长还留在学校当义工

采访中,家长张小燕对记者说:“我是安徽淮北市人,离这里有1400多公里,昨天我和丈夫从老家出发,光坐车就花了12个小时。”张小燕是一名小学教师,听说明德小学不只教孩子们功课,还注重国学经典教育,就慕名而来,想把儿子转过来。

在明德小学,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义工。学校的保安、保洁员、厨师、洗菜工等全部由义工担任。这些人主要是由来陪读的学生家长和附近的退休工作人员组成,有处级退休干部任保安,有本科生任保洁员,有种菜的美国侨民……这些人有的住在学校,有的在学校附近租房住。他们没有领任何报酬,却乐于自己的工作。

来自浙江宁波的汪庆微把9岁的儿子送到明德小学。他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妻子好不容易保胎成功,老来得子,他很重视孩子的传统礼仪与能力的培养。儿子三四岁时就会读《弟子规》,先是在山东的一个国学班上学,这个班不办了,则去河南读,这次听说福建惠安有这所小学,就带着妻子,把孩子送到这里来。“那你靠什么生活?”记者不禁好奇。“早些年我做生意,赚了一些钱,在城里买了房产,现在每个月靠房租就可以生活了。”汪庆微觉得没什么比教育好孩子更为重要。目前,他在学校厨房当义工,对这种生活状态,他非常满足。

祖籍浙江台州、现全家定居美国的陈丽菊也带着11岁的小儿子来到明德小学。在她看来,中国传统国学对培养孩子大有好处。她托人多方打听,去年11月,她把15岁的女儿与丈夫留在美国,自己带着小儿子来到明德小学。儿子在学校读书,她则在学校菜地里种菜,当起了义工。看到小孩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她觉得要延长在这里的学习,一直到孩子小学毕业,才考虑回美国。

学生家长陈瑞钦来自仙游,她为了陪12岁的儿子张枫读书,在这里当义工已经快3年了。她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另外2名义工帮着学校打理从村民手里承租来的十几亩菜地。“丈夫3年前突然去世,家庭一下子没了经济收入,儿子性格变得孤僻起来,沉迷电子游戏,我根本管不了。”陈瑞钦说,“如今看到儿子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也进步不少,我觉得很满足,学校还免了儿子的学费。”

教师工资每月不足2000元,有3名研究生、7名本科生愿意长期在此执教,他们觉得在这里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明德小学的创办,离不开校长郑成统。

宁化师专毕业后,郑成统在老家大田县第五中学任教,因酷爱传统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向学生传授国学,结果遇到种种阻碍。随后,他考上研究生。2004年,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到泉州师范学院任教,常与同事谈论基础教育、德育等问题,并且萌生了自己办学的想法。

2008年,郑成统开始寻找办学地点,最后找到惠安县黄塘镇后郭村。

“农村虽然纯朴,但也常有一些儿女不孝敬父母的现象,看着让人揪心,这主要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出了问题。”后郭村村主任黄贻银说,“我非常赞同郑成统的想法,村里同意把废弃的村小学免费借用给郑成统办学,我还把自己的老房子让出来,免费提供给在这里任教的老师居住。”

“办学初始,很多家长都持观望态度,只有2名老师和5位学生,教学条件并不好,连学校窗户都是用纸糊起来的。但我们没有放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期末考试孩子们个个成绩优异,还养成了良好习惯,懂礼貌,回家抢着干家务。”郑成统说。

“明德小学没有做任何广告,凭的就是学生家长的口口相传。次年,学生人数就达到60人。明德小学校也正式获得惠安县教育局办学许可证,性质为非盈利、全封闭、全日制六年义务教育寄宿学校。”郑成统说。

郑成统说:“明德小学的发展离不开爱心人士的支持,惠安县企业家林海清捐款100多万元,为学校建了一栋综合楼,华侨大学附属小学退休女教师刘珍珍拿出10万元养老金,帮每间教室安装液晶电视。”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