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热点图片 > 正文
连江:探索乡村孩子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http://wmf.fjsen.com 2014-04-18 09:26  赵锦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请”一“送”力求教育公平

作为连江县第三大镇区,浦口镇辖7个建制村。其中益砌、蔗尾、山坑村距离镇区约2公里多,而官岭、中麻、松坞和塔头4个村距离镇区较远,其中官岭村距离镇区10多公里。

益砌村小学原校长林秘弟告诉记者,2007年他当选校长,原来学校有100多名学生,但是生源逐年减少,2010年只剩下40多名,有的一个班只有五六名学生。“老师人心思迁,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村干部邱建明说,留下的学生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他们更渴望优质教育资源。

2010年,通过学校布局调整,益砌村小学40多名学生全部进入浦口中心校。中心校校长王金福说,距离较近的3所村小200多名学生全部来到中心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至于学生上下课的问题,通过社会化运作,由有资质的客运公司负责接送,县教育局、村等各出一点,解决车费问题。

“从村小到中心校,条件大为改善,按照我们当地村民的说法是跳了‘龙门’,家长都很支持。”邱建明说。

对于距离较远的4所村小,校车接送不现实,撤并学校又不方便孩子上学。对此,中心校推行走教制度,全校60名老师都要到基层,每两年轮换一次,将优秀老师送到农村去。村小最缺的是英语老师,虽然中心校只有3名英语老师,但是其中一名老师要到村小授课。

浦口中心小学英语老师蒋燕萍于2007年至2009年走教4所边远村小。她告诉记者,从周一到周四,每所学校各待一天,给4个年级上课,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周五再回中心校上课。“每天都是坐车当天往返,中午就在村小食堂做饭,自带一些简单的菜。走教生活很辛苦,但是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感觉很有干劲。”蒋燕萍说。

对于走教带来的好处,蒋燕萍深有感触。她说,刚开始,这些村小三年级的许多孩子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其实,这些孩子很爱上英语课,但因为缺乏老师,他们基础很薄弱。经过系统教学,后来这些孩子学会了简单的英文对话。看着孩子用英文互相问候,她感到了由衷的满足感。

“对于村小最需要的语文、数学老师,走教时间还可延长一年。我们的目的是,把农村孩子最需要的教师资源送去,力求教育公平,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王金福说。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