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与新校组团让优质教育资源扩容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位于敖江镇毗屯村。这所建于2010年的学校,是为了满足县城东扩新区的教育需求,辐射周边20多个村居。该校目前有1700多名学生。
记者在校园内看到,全新的300米长塑胶跑道,崭新的教学大楼,多媒体设备实现“班班通”。学生家长詹爱恩说,2011年,第三实验小学开始招生,敖江镇石头村、岱云村和毗屯村3所村小撤并,400多名学生告别了村小低矮的危房,来到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林兴说,该校是后起之秀,因此办学条件一流。
新办的第三实验小学设施一流,如何提升其教学水平?这道难题摆在连江县教育局面前。县教育局尝试让名校与新校组团办学,让名师、骨干教师交流到新校。
林兴告诉记者,学校现有73名老师,其中由连江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连江附小和第二附小4所城关名校支援20多名老师,这些老师成了学校的中坚力量。
来自第二实验小学的郑木木目前是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他原是连江县数学名师工作室9名成员之一,省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8月,郑木木和其他4名同事组团,从第二实验小学交流到第三实验小学,成为数学学科带头人,目前已经带出七八名“徒弟”。他的同事黄晓岚成为语文学科带头人。
“新校没有积淀,师资水平与名校差距很大。这些优秀老师交流到新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弥补了学校之间的差距。”林兴说。目前,经过连江县教育局评估,第三实验小学已经跻身该县名校行列。
学生家长陈美香说,她的孩子目前上三年级。为了寻找优质教育资源,她在广州做生意时,曾将孩子送进当地一所私立学校,每学期光学费就要5000元。回到连江后,她本想托人为儿子寻找一所城关好学校,但是听了三实小的“和乐”教育理念后,她改变了主意。“和以为人,乐以致学。学校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让孩子爱学习、爱探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真好!”陈美香说。
“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是教师。让名校老师交流到新校,可以有效减少因择师而择校的现象。”省人大代表、厦门一中校长周君力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10-31厦门白领女孩月薪上万全捐 为了乡村孩子有书看
- 2010-03-25“爱心操场”,让乡村孩子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