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尊重课堂杜绝攀比(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社长刘秀英)
作为一个学生,杜绝课上用手机发短信或玩游戏不仅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尊重,更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礼节。包括成年人都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开会、听课和一些安静的场合不应该使用手机,或者至少把手机调到振动,不随意接听电话。
同学们在上课时,如果授课老师的手机响了,大家都会很反感,认为是老师对自己的不尊重,有些学校还会把老师在课上接听电话当作教学事故来处理。同样,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既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听课,又会影响到老师的讲课。每一堂课老师都会精心准备,每个教学环节都会细心琢磨,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有什么急事,无论有什么可以解释的理由,上课时手机响,同学间互相发短信都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上课,本来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不应该以低头发短信来代替思考、提问、议论。现在出台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准则是很有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觉遵守及与老师的相互配合。
学生时代处于最易接受新生事物,且缺乏自制能力的年龄段,因此学生拥有手机最易出现在购买手机时相互攀比、上课或自习时发短信影响学习的情况。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配备手机要以实用为原则,同时建议学校作出明确规定,不要让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
礼仪样板
中小学生有手机已经不是新鲜事,由此引发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上课时手机短信不断,听讲座或开会等安静的场合手机铃声响个不停,跟老师、长辈讲话时还没耽误接发短信。围绕着手机的不文明,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懂得自律,上课时间应自觉关闭手机,至少要把手机调成振动,或将声音模式调成静音。手机应该成为同学之间便于联系的工具,但它的工作时间是在课堂外。
“请家长不要购买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以免影响孩子在校学习。”北京海淀区某中学曾经致信全校学生家长,要求家长不要为孩子配手机。学校不少教师表示,由于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发短信,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共同利益,青年学子们应该把杜绝上课使用手机当成一项校园行为规范来自觉遵守,让手机污染远离课堂。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13图书馆、博物馆与画廊的礼仪
- 2013-12-13食堂就餐的十一条礼仪(图)
- 2013-12-13校园礼仪之寝室里要注意哪些礼仪(图)
- 2013-12-13在大学食堂就餐必知礼仪面面观(图)
- 2013-12-13校园礼仪之如何修好课堂礼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