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空中课堂 > 正文
[中国传统习俗]放鞭炮(图)
http://wmf.fjsen.com 2013-11-27 17:13   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我来说两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元春从宫中送给家里的几条灯谜之一。谜底即为炮仗,亦名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夜刚交子时,神州大地不分南北,居无论城乡,俱燃放鞭炮以辞旧迎新,这是中国传统习俗。“桃枝堪辟忍,爆竹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唐·张说《岳州守岁诗二首》之一)。旧俗,过春节讲究祓除不祥,喜庆吉利,因此燃放爆竹。一是迎新,二是借以驱邪。《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鞭炮,又称爆竹,实因源于古代“爆竹”而得名。据《神异经》,古时西方山中有一种人,身高只有一尺多些,一只脚,不怕人。人要碰见它后便会发烧犯寒,这就是山臊。用火烧竹,会发出毕毕卜卜的声响,山臊特别怕这烧竹子的声音。所以,人们为了避山臊鬼,就在院子中爆竹。李畋《该闻录》记述过这样一个用爆竹驱邪的故事:他的邻居老头,被魈鬼骚扰,如魈鬼抛砖掷瓦,开门打窗。老头不堪其扰,向神祈祷,向神许愿,如魈被驱,则向神赠送佛经,可是魈鬼捣乱得更厉害。李畋向老头说,你今晚上在庭院中就象除夕夜一样爆竹十竿试试如何。老头那天晚上爆竹一直到天亮,从此以后,安静如初。

正因为爆竹可以驱邪,因此后来人们在除夕之夜就燃爆竹以驱邪,唐代称爆竹为爆竿。到了宋时,由于黑火药的广泛应用,于是便出现了现代意义的鞭炮。《武林旧事·除夕》:“至于爆仗 ……内藏药线,一熟连百余不绝。”《施宿会稽志》“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因源于爆竹,故人们仍以爆竹称之。

除夕夜燃放爆竹之俗,据《事物纪原》推断:“爆竹燃草起于庭燎。”除夕夜用庭燎,西周时就已经有此风俗。正月初一夜,人们在祭祀时,在寺庙、宅第庭院内树起芦苇、松、竹等为干,外以麻布缠裹或束成草把,用油脂浇灌,点燃它照亮庭院。烟光相杂,百物照彰。禁昏晦,防不虞,致太平,这便是庭燎,又称为庭照。这种习俗,《诗经》和《周礼》都有记载。后来发展成爆竹,再后来便成为现在的燃鞭炮。

除夕夜放鞭炮在古代小说中有记载。《古今小说》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不题兴哥做客之事,且说这里浑家王三巧儿,自从那日丈夫吩咐了,果然数月之内,目不窥户,足不下楼。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至。家家户户,闹轰轰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金瓶梅》第七十八回:“看看到年除之日,窗梅寒月,檐雪滚风,竹爆千门万户,家家贴春胜,处处挂桃符。”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贾府除夕夜:“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与正门上挑着角灯,两旁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过,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杂沓,语笑喧填,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红楼梦》中第五十四回,有一笔值得注意:此回接五十三回写正月十五日晚贾府唱戏,当戏演得正热闹时,因宝玉下席往外走,贾母问:“往那里去?外头炮仗厉害,仔细天上吊下火纸来烧着。”此是指正月十五,可见元宵节时,亦有放鞭炮者,但此时已不叫鞭炮而叫炮仗,是单个的花炮,属烟火之类。此事在《金瓶梅》第二十四回中亦有载:元夜,清河县城灯吊热闹,潘金莲等一行去花市看灯,“经洛与来兴儿左右一边一个,随络路放慢吐莲,金丝菊。一丈兰,赛月明。”此处“慢吐莲”等皆花炮名。

除夕放鞭炮之俗,延至今日已在时间和意义上有很大变化。首先新正放鞭炮,不只除夕夜,正月初五,正月十五早晨亦放。另外现今放鞭炮主要表示庆贺、欢迎之意。如开业、竣工、欢迎、欢送新兵、结婚新人进门、嫁女新人出门、誓师会开幕等等。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