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专家周良细说七夕与文学、天文学和民俗的关系
七夕=中国情人节?没那么简单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有中国情人节之称。在这一天,女子们会以纪念牛郎织女的形式或以各地特色习俗来祈求心灵手巧和美满姻缘。殊不知,七夕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虽传颂忠贞不渝的婚爱观,却不只是女人节、情人节,七夕也是男人节,是古代读书人的“晒书节”、“魁星节”,还是古人的“晒衣节”。
昨日,记者专访民俗研究专家周良,他引经据典,以生动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讲述了他对七夕传统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介绍了流传在通州的七夕民俗。
七夕背后不简单
不止爱情
源于星宿崇拜,还是晒书晒衣节
通州时讯:除了被认同为中国“情人节”,传统文化节日“七夕”还有哪些内涵?
周良:关于七夕的记载,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楚国。典籍《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传说的雏形。
提起七夕,大家就会联想到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其实爱情只是“七夕”文化内涵的一部分,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部分,此外,七夕还有读书和卫生的含义,也有晒书节、晒衣节之称。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后人拜牵牛星和织女星也是源于此,可又不止于此。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科举制度中,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所以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这种说法保留了七夕最早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每年七夕都在三伏天,气温高湿气重,书籍容易受潮,读书人就选在七夕这一天中午把藏书拿到空场上晾晒防毁损。有一个成语“郝隆晒书”,说的就是西晋时期,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饱学多才,七月七日见人家晒书,他就解开衣扣袒胸露腹躺在太阳下晒肚子,面对别人询问,他说:“我晒书”, 以示自己满腹经纶,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晒衣也同理,人们选在七夕晾晒衣服,有杀菌消毒、避免虫蛀的作用。可是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却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看到邻居晒衣时,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就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衫。有人诧异地询问他在干什么,他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此可见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兴衰演变
因汉武帝庆生、唐玄宗示爱而兴盛
通州时讯:“七夕”这个传统节日因何而盛?
周良:最早的七夕是民间行为,在小范围内流传。我认为七夕后来形成节日并得以传承,与历史上的两个皇帝有关。第一个是汉武帝刘彻,据说他的生日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登基后每年要沐浴、斋戒,举办隆重的庆生活动。《汉武故事》记载,一次,仪式进行中,突然从西侧飞来一只青色大鸟停在大殿前。汉武帝问大臣东方朔是吉是凶?东方朔答道,这是吉兆,大鸟是使者,预示着西王母要来给他祝寿。后来据说西王母果真来了。虽然这只是传说,可七月初七这个日子却因汉武帝而升至皇家庆典的新高度。
另一位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怅恨歌传》载:天宝十载秋,七夕之夜,玄宗与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郎织女重逢的悲欢场面,密誓要世世结为夫妻,言毕,抱手呜咽,足见爱的至深,情的至诚。当时的七夕距今1300多年,唐玄宗效仿民间做法,在皇宫搭建高台,摆酒及果品,开始正式拜月祭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活动。此外,唐玄宗还分批组织宫女在月光下穿针乞巧,突出七夕文化中的“乞巧”和“追求美好爱情”的因素,让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广为流传,七夕节逐渐变为女儿节和情人节。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气氛越来越淡;解放以后,七夕等传统节日被划到封建迷信一类,致使人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认识越来越少。
继承传统
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保护民族文化
通州时讯:如今,为什么又重视起传统节日?
周良:传统节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意义重大。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古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画面。
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举个例子,此前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国人震惊了,有的地方甚至打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让我们警醒: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濒临灭绝,抢救与保护它们迫在眉睫。如今,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继承传统节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通州七夕这样过
通州时讯:都说十里一俗,通州以及周边都流传着哪些关于七夕的节日习俗?
周良:七夕民俗从汉代开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其中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等都比较常见。
穿针乞巧快者取胜
流传至今的穿针乞巧始于汉代,是有记载的最早也是最常见的乞巧方式。《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穿针乞巧选七孔针,看谁穿得快,赢的人就被视为乞得巧。
喜蛛应巧比谁网更密
喜蛛应巧的习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源于南北朝之时。人们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各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中,第二天早上打开;看谁的蜘蛛织的网密,就算乞得巧。网越密说明此人乞得巧越多。不同地区、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疏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另一方面因为蜘蛛又被称为“喜子”,所以又有祈子的寓意。
投针验巧看谁针影细
投针验巧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先用碗盛水,放在太阳下晒,女孩子拿针轻轻放在水上,若水底针影很细,大家就认为该女子有福气,获得了巧。如果针影比针还粗,则认为此女未乞得巧。也有另一种说法,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讲述的也是七夕投针验巧的习俗。
莲花寺供奉斗姆祈福
供奉小泥偶也是七夕习俗之一,旧时民间的七夕节盛行一种儿童玩物——小泥偶。每年七月七日,斗姆宫里最为热闹,宫里宫外随处可见卖小泥偶的商贩,前来祈福的妇人多会给孩子买一个带回家供奉。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的神,在汉语里,“斗”的意思是北斗星,“姆”是母亲的意思,就是诸多星星的母亲,地位很尊贵。通州南大街的莲花寺,后来供奉过斗姆,每年的七夕,这里都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斋戒拜织女房顶撒香粉
拜织女则是少女、少妇们的习俗。她们或与自家姐妹祭拜,或预先和邻里约好一起祭拜,还有富裕的家庭邀请要好的女子到家中祭拜。拜织女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上置水果茶酒、香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要斋戒一天,沐浴妥当,于案前焚香礼拜后,香粉一半要扔到房上,意思是给织女用,一半留下自己用,然后大家围坐桌前,一边吃着花生、瓜子,一边朝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司空分署街魁星楼祭拜
还有一项比较常见的习俗是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通州曾有一座魁星楼,就在司空分署街东口的一个过街楼上的券洞中供奉着魁星。不仅如此,通州还有多处文昌阁供奉着文曲星,不仅城里有,永乐店、张家湾、漷县也有文昌阁。每年的七夕,读书人都要到各处拜祭魁星或者文曲星。
后来七夕节的习俗越来越简单,有在这一天唱戏的,也有给年轻人讲七夕传说和故事的,还有在葡萄架下、黄瓜架下偷听牛郎织女悄悄话的,不一而同。(通讯员 刘海舒)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别把“七夕”过成“情人节”
7日上午,在京举行的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是否有必要将“七夕乞巧节”改造成为“中国情人节”,再度成为与会者聚焦的话题。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明确表示,这样的改造欠妥当。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柯杨认为,传统的七夕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不能轻易地画上等号。他说,乞巧节和牛郎织女传说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甘肃西和县、浙江温岭西塘镇和广州天河区珠村被命名为七夕节(乞巧节)文化保护地;而山东沂源县燕崖乡、山西和顺县松烟镇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则被命名为牛郎织女传说保护地,“前者的性质是传统节日文化,后者则属于民间口头文学;前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女儿节,后者是一个凄婉的爱情传说。无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各地活动内容,还是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两者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西和县开展田野调查时,他发现,在当地的乞巧节活动期间,几乎村村都要供奉“巧娘娘”的纸扎像,却没有牛郎的位置,而且男孩子也不参与其中,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题的真正的“女儿节”。
“如果对各地的乞巧节仔细加以观察,就会发现其发展脉络不尽相同,在内涵和形式上也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其各地的地域性特征,应当让它们百花齐放,没有必要统一化,更不能在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下,将其改造成什么‘中国的情人节’。”柯杨如是说。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表示,当下在国家级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过程中,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被胡乱歪曲贬损的情况最为严重,特别是以打造所谓“东方情人节”的名号、以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为借口,故意篡改七夕节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记者王国平、宋喜群)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1-27国学讲堂:认识汉字“箴”
- 2013-11-27国学讲堂:认识汉字“悦”
- 2013-11-27趣味国学:戏曲界为何称为梨园行
- 2013-11-27近现代十大国学大师
- 2013-11-27国学讲堂:认识汉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