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热点新闻 > 正文
《历史乱套了》引思考 作文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底线
http://wmf.fjsen.com 2013-03-20 11:11  叶碧玉 庄奕烨 黄晓燕 吕波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曾志彬:泉州实验中学办公室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泉州实验中学“师光十年”十佳教学能手、泉州市“青年学生良师益友”、曾获全国中学教师课例比赛一等奖。

我们习惯扼杀学生的灵性 学生没话可说,就只好胡编乱套

名家语录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自己认为正统的、正确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也因此抹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灵感。

2.不能把应试和写作等同起来,读书、写作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只把它当成一块敲门砖,用完之后就拆了扔掉。

3.作文出题的原则在于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果题目出得太死,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就只好编、套了。

记者:这篇作文引起网上热议,除了它迥异于应试作文的风格外,它的想象力之丰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也有网友认为它是在胡编乱造?怎么去界定这二者的界限?

陈武:我女儿还不识字的时候,我就让她看图,然后将看到的东西说出来,有一次她说:“小鸟爬上树”,我很高兴,几岁的孩子,用一个“爬”字来描述小鸟,多么生动!可等她上学后,再写这样的文章,就很有可能被老师说是错的,因为小鸟是用“飞”的,而不是“爬”的,这就是老师的立场。

我们的学生在一开始其实是敢于想象、敢于去说真话的。但就是在这样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自己认为正统的、正确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也因此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灵性。

曾志彬:我觉得不管是平时的作文还是应试作文,出题原则就应该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些老师过于专注在考试上,练习时会拿一些中考作文甚至是高考作文来让学生训练,而不敢出一些类似《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经典题目。

上海有一年的中考题目是《心里美滋滋的》,大家都觉得好。原因就在于让学生可以有话说,先让他们说出来后,再考量他们的水平。如果题目出得太死,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就只好去编、去套了。

陈武:现在很多孩子平时都很会说话,但一到考试写作文就都不说“人话”,这很悲哀。对于学生,我觉得你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就应该说哪个年龄该说的话。现在一些学生干部,获奖后让他说几句话,一般都是感谢谁谁谁的,跟大人似的,完全没有这个年龄段该有的特点。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成果。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作文,“假大空”风气太盛。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教我们要用排比,我就写了“谁家没有一本心酸的历史?谁家没有……谁家没有……”其实我祖辈以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酸史,但老师说很好,这就是所谓的假。

曾志彬:确实如此,很多孩子一描写笑脸,就说“露出两个小酒窝”,哪有那么多酒窝?一写老师,最经典的桥段就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我就……”,我跟学生说,我家住6楼啊,你怎么走过我窗前?

吴素明:现在很多人都把应试和写作等同起来,好像写作就是为了考试,除了考试作文就没有其他别的了。我个人觉得,读书、写作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只把它当成一块敲门砖,用完之后就拆了扔掉。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