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热点新闻 > 正文
一线名师提醒高考生 做好综合训练提高得分能力
http://wmf.fjsen.com 2013-03-13 09:29  叶碧玉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政治】

选择题形式多样 二轮复习加强解题训练

点评人:吴肖葵,泉州七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试卷分析

本次市质检政治科选择题形式多样,有文字题、图解题和漫画分析题,有单选和组合题,组合题占4题,其中两道题(31和33题)的组合选项数量不同,有两个和三个,从而加大试题的难度。

背景材料充分体现时政特征,尤其是本省、本市的热点问题,如十八大、城镇化建设、钓鱼岛、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泉州美德少年评选表彰、中国好声音、福建海西战略等,这都是今年的时政热点。

试题充分反映2013考纲的变动情况,像34题“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就是今年新增的考点。侧重考查书本基础知识,能力考查相对比较少。

另外,总体感觉选择题质量不高。如26题图分析题,选择C项:甲品的价格和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呈反方向变动。“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如果理解为“购买该商品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个命题就不成立。只能把它理解为“购买商品的数量”,可是大家都觉得很牵强。一般来说,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这个学生不难理解,命题者可能想用“购买该商品的支出”代替“商品数量”,但老师们普遍感觉缺乏充分论证,不够严谨。

还有第31题第③选项“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政治书上说“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主要途径”,所以③即使材料相当体现但得排除,因为跟书本说法不一致。笔者认为,从语文角度看,手段和途径到底有多大区别,作为大型考试,应该尽量回避这种咬文嚼字的试题,多考材料分析能力。33题①项、34题B项也给人类似的感觉。

非选择题部分,第39题运用的材料体现福建高考文综39题从古至今的材料风格,4个问都是考查书本的主干知识,题型多样,有论证类、原因类、体现类和评析类。但均考查小缺口的题目,显然充分发挥第一次质检考查书本基础知识的作用,比较注重考查书本基础知识,思维跨越大的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没出现在这次考试中,能力性要求比较低。

■复习建议

从这次市质检考试考生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接下来三个月的复习,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考试说明”,落实考点,修复知识体系。针对2013年“考试说明”变化,对今年增减的考点要特别关注。二轮复习重在补缺补漏,修复完整的全面的知识网络,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强化对高频考点的训练。

2.加强解题训练,强化规范答题,提高得分能力。二轮复习要着重研究命题,精挑细选好题,以好题带动复习,既强化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尤其是对材料深层信息的解答能力。其次,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化、专业化,做到理论和材料分析一致,向规范答题要分数。

3.关注近阶段的时政热点。当然,笔者认为,不必对学生进行时政的专题复习,把时政材料放到题目作为背景材料来考查,也是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