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爱心家庭”
http://wmf.fjsen.com 2013-01-18 10:00 林侃 储白珊 刘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无奈之下的“创新”
——不到10岁的孩子,不寄宿,要走10多公里山路;若寄宿,又不能完全照顾自己
“爱心家庭”,始于吴家塘镇铁罗小学。但时任铁罗小学校长、现吴家塘中心小学副校长周国文却直言,“都是逼出来的”。
“最直接的原因是撤点并校。”周国文说。2000年开始,庄坛村和杨家墟村的两所村完小撤并后,学生集中到铁罗小学上学。然而,很多家庭离铁罗小学很远,有的孩子上学甚至要走10多公里山路。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家长们面前——
若不寄宿,不到10岁的孩子,上学路上安全吗?若寄宿,有能力照顾自己吗?
尽管铁罗小学是吴家塘学区仅有招收寄宿生的学校,但问题严峻。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许多孩子不能适应寄宿生活,无法安心学业。
2004年9月,经过深思熟虑,逼出来的“爱心家庭”诞生了。
周国文说,所谓“爱心家庭”,即按照高、中、低年级搭配,把小学寄宿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5名组成“爱心家庭”,由一名老师担任“家长”,负责帮助照顾“家庭成员”在校的日常生活。
“爱心家庭”每周要召开一次“成员会”,一起交流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给予关心指导。每天,每个成员还必须把各自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记录在“家庭日志”上,便于家长了解情况。
2006年起,“爱心家庭”在邵武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推广开来,家庭成员也从最初的撤点并校生扩展到所有留守儿童。
地处邵武市区的吴家塘中心小学没有寄宿生,但针对校内8名留守儿童,如今学校也组建了3个“爱心家庭”。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吴家塘中心小学校长何成忠说,在亲情的缺失之下,至少有“爱心家长”的关爱,孩子的心态会更健康,问题孩子会更少。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3-01-17糕点店老板公交站摆放“爱心凳”网友齐赞贴心
- 2013-01-16让藏胞喝上爱心泉 11岁的博涵要捐压岁钱打井
- 2013-01-15“爱心正能量”宁化县网上捐赠活动踊跃进行
- 2013-01-15花季少女病重无钱医治 本网报道引各方爱心相助
- 2013-01-14冬日里的暖流“爱心阿姨”上门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