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成长驿站 > 正文
千名学生植树 安溪将把水土保持经验编入教材
http://wmf.fjsen.com 2012-03-07 09:53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城市名片

建宁地处闽江正源头,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1%,特别是2008年建宁县遭受历史罕见低温冰冻灾害,全县林业受灾面积20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98.1%。灾害造成山地植被严重破坏,水土保持能力急剧下降。被列入全省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属于Ⅲ类重点治理县。

近年来,建宁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果园“果-草-牧-沼-菌”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模式,2005年至今,建宁累计投入资金1867.25万元,完成治理面积6626.6公顷。

此外,建宁县还素有“中国黄花梨之乡、中国黄花莲之乡”的美誉。

安溪县地处闽南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接合部,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据调查,全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13.67平方公里,占该县土地面积的26.61%。其中,崩岗侵蚀地共12828处,约占福建省崩岗总数的一半左右,是福建省乃至我国南方最典型的崩岗侵蚀县。

近年来,安溪县针对崩岗崩塌程度、地理位置不同,探索总结了变崩岗侵蚀区为工业开发区、生态旅游区、水保生态区、经济作物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五种有效的治理模式。

此外,2006年以来,安溪县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建设生态茶园24.5万亩。

人物典型

吴洪文

从“血的教训”中走出的生态宣传卫士

昨日午后,天空下起了小雨。安溪县剑斗镇后山茶场,百亩“铁观音”滴答滴答地接受大自然的洗礼,酣畅淋漓。

“在以前,雨要下大点,茶树就会被冲毁了,现在大多是泥巴堆积在沟渠里。”吴洪文是茶场主人儿子,讲起“生态茶园”,他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平时,他还会向其他茶农宣传种茶的同时要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然而在过去,生态保护他从没放心上。直到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灭了他家一半以上的茶树,他才顿时醒悟过来,并在之后成了一名生态宣传卫士。

种茶致富背后的危机

吴洪文今年27岁,生长在后山茶场。在他小时候,剑斗镇的茶场只有两个,都是公营性质,其中一个就是后山茶场,当时他的父亲在茶场里当场长。他说,当时这片老茶园无渠也无沟,雨水多了排不出,晴天时又蓄不住水。由于没有护坡措施,一旦遇上暴雨,就会造成滑坡。

“记得有一年,连续下了几天暴雨,茶场滑坡了三分之一,把下面的一条溪给堵住了,形成了堰塞湖。”吴洪文记得,当时茶场下面有个村庄,由于倒灌,整个村子都进水了。

1991年左右,吴洪文的父亲辞去了场长的职务,自己下海经商。到了1999年茶园改制,他父亲回来将后山茶场承包了下来。没多久,在高一那年,吴洪文辍学回家,帮忙管理茶场。

随着“铁观音”市场的升温,安溪的茶业开始红火起来,2003年之后,大量的农民开始围山头种茶,此时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渐渐消失了,滑坡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但谁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吴洪文说,当时的市场好,茶农多,一滑坡就有茶农将被破坏的地方进行清理,所以谁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当时当地政府部门就已经在向他们进行水土保持的教育和宣传,但几乎所有的茶农都没有当一回事。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