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所以这样的一个施加社会压力的方式是公众自己的自发行为,所以这个也没有办法用什么方法来制止。公众的这个自发行为也反映了公众的一种心里状态,觉得这是一个公益的事情,是公益的募捐,能救孩子,这个钱再多,我们都愿意掏,但是如果最后孩子还是救不了,这个钱留给家里头这不对、这不合适。所以这样的一个思想就证明什么呢?公众对于向小悦悦捐款这件事,视为一个公益行为,不是个人赠予行为。我认为公众有这样一种意愿表达无可指摘。但是这样对于他的家庭肯定会造成压力,我们国家大的社会保险的制度要进一健全,尤其是对孩子的医疗保险的制度。第二就是我们的公益组织要做好,公益组织要改革。
白岩松:
我同意杨团的一部分看法,就是大家的这样一个希望,既然小悦悦都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用作自用,我觉得这种心情谁都会理解,但是当采用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甚至就是短信、谩骂、怀疑、谣言的方式的时候,戏就已经过了。其实呢围绕小悦悦的事件,包括近一段时间,涉及到老年人跌倒了之后会去诬陷救助他的人,或许也该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来,咱们一起往下走。
解说:
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从十楼坠落,她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双手接住了妞妞,自己却粉碎性骨折,她叫吴菊萍,2011年她被无数的中国人称为“最美妈妈”。刚刚出院13天,还是为了孩子,“最美妈妈”吴菊萍又把自己收到的部分捐款捐了出去。10月20日,吴菊萍来到家附近的银行,将5万元善款打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的账号。这笔钱将为贵州毕节大山里的孩子们购买冬衣,让他们能过一个暖暖的冬天。
吴菊萍 “最美妈妈”:
这段时间我身体慢慢恢复,我也在想这个钱到底用到哪里,后来也看到一些新闻,谈贵州那边特别穷,孩子的情况可能不好,可能孩子温饱问题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把钱打算给他们了。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