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
其实我帮他算了一下账,捐出这八万块钱之后,只不过还剩下19万多一点。据你近距离在他的身边应该更多地去了解,他感受到的压力是什么样?他怎么办呢?
刘艺:
其实对这个事情,他爸爸说,其实这笔善款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很难处理,就是很难处理得好。那么他的一个想法就是对于别人这些言论,他自己不予理会,他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那么对这笔善款,他在很多媒体也说过,他说想把大家的爱心送出去,不过这笔钱要用在刀刃上,不能盲目地谁都给、谁都送,他觉得这笔钱要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像他的第一笔捐款,像陈良发一样,他就缺那几万块钱就能做手术,就能救回一条命。
白岩松:
非常感谢刘艺给我们带来的报道,谢谢。
其实刚才刘艺在这个报道当中,一个词应该用的是只有近距离才会感受到这样烫手的山芋,这一点上也能感受到,其实小悦悦的父亲在面对这笔钱的时候,他的一种心态。从某种角度来说,把这27万多块钱慢慢地花出去的过程,可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因为他如果陆续地看到被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帮助的话,对他整个家庭也是一种爱的支持。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小悦悦刚一走,就开始不断地接到短信、手机指责,然后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谩骂。我不知道这样的一种暴力的爱,或者用暴力的方式寻找公平,跟不公平、跟恨有什么区别。他跟18位见到了小悦悦被碾过,但是有点茫然的人相比,区别又有多大呢?只不过是后者是第一次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伤害,前者就是这些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的人,又造成了第二次伤害,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这样一种事情,暴力就一定会带来爱,就会带来公平吗?这是爱和公平该采用的方式吗?其实持这样的看法很多了。
专栏作家魏英杰(微博)说:“让我关注的不是小悦悦父亲如何花这笔善款,而是悲剧发生后一些舆论对他的压力,让还沉浸于丧女之痛的王持昌承受拿钱跑了的流言,何尝不是往他伤口里撒盐。试问,这个时候谁会这么做?难道不能给他多点抚平伤口的时间吗?这多少体现了有些人的不宽容心态。”
说到这儿的时候,我还突然想起来,很多捐款的人未必去打这个电话或者发这个短信,不知道打电话、发短信当中,是不是也有很多不负责捐款,只负责监督,理论上也没有问题,但是在具体的个人这方面的时候,您性子是不是有点太急了呢?
我们再看看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一方面他表达了理解,包括捐款的人关心这笔款的去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接着说,作为一个慈善工作千万要注意不要造成伤害,因为孩子刚去世,会有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我们特别注意在慈善领域,一定是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善推善。就是用善去推动善,而不是用暴力去推动善。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