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为大
“出版社和图书公司以利润为唯一标准,孩子喜欢什么书,就出什么书!”
目前,“恐怖童书”畅销的最大原因是“孩子爱看”,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虽然晚上吓得不敢睡觉,可白天还是照看不误,家长不给买,就找同学去借,“看这种书特别上瘾,我给他买的一些中外经典名著都被扔在一边,说是‘没劲’,这些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家长想不通。
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教授向记者分析了其中的缘由:“这种现象和孩子成长中的心理特点有直接关系,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男孩子,正是好奇心特别旺盛,想象力和幻想力非常丰富的阶段,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特别强烈,所以那些含有探险内容,魔幻奇异和恐怖元素的书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强。”
吸引孩子,对很多出版商来说,就是最大的商机。王教授告诉记者,他所了解到的情况,几家外地出版社因为出了这几个系列的畅销童书,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孩子喜欢什么,他们就出什么,完全投合孩子的兴趣,基本上就是一种毫无选择的灌输。”而这种做法,对于出版商来说,风险最小。
一名童书编辑告诉记者,“现在原创儿童文学出版的市场风险太大,出版社一般不愿意在原创儿童文学方面冒险,更多地转向对已有儿童文学经典的重组,最省事的就是直接引进当代国外儿童文学畅销书,原封不动搬过来不但省事,而且保证赚钱。”
曾经成功引进《哈利·波特》的编辑叶显林也表示,自从《哈利·波特》旋风刮过之后,“鸡皮疙瘩”等几个系列推波助澜,少儿图书市场基本变成了引进版图书一统天下的局面,引进版图书的版权之争也一度进入白热化阶段。“现在一些出版社和图书公司,以利润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喜欢什么书,就出什么书,好糊弄!”
然而,受欢迎的书就一定是对孩子有益的吗?这个问题令家长纠结,也让儿童文学工作者们陷入了忧虑。
![]() |
![]() |
责任编辑:金婷 |